繼上次開箱了巨蟒的 Black Hole RGB 滑鼠,目前使用了三個禮拜左右,覺得差不多可以把這陣子使用的感受和心得和大家分享。

以滑鼠的功能來說,左、右、滾輪的按鍵力道都很適中,回饋感受也舒適。

滾輪表面是止滑質地,表面也有一些像摩托車輪胎的紋路增加摩擦力,前後阻力不大,滾起來很快速。

側邊也有兩顆分別是往前、往後的按鍵,要按深一點點才會觸發,力道的回饋也比較軟一些。

整個滑鼠的拱形給手掌的支撐力足夠,一握上去就適應了,滿符合我的手型,連續用幾個小時也很順手。

按鍵標榜是 5000 萬次的微動開關,但我幾個禮拜肯定還沒按到 10000 次,可能還有一段距離呀!

頂部還有兩顆 dpi 調整按鍵,可以調整 800、1600、2400、3200、4800、6400 不同檔位,且 RGB 燈效會隨著不同檔位顯示出不同顏色給使用者知道。

Anacomda Black Hole 的鏤空洞感覺也比同類競品還小,而洞數似乎也比較多。洞洞鼠的優點,像是重量輕,滑動輕鬆。有的朋友看到這麼多鏤空的洞洞,會覺得有密集恐懼症,我個人是沒有這樣的感覺。

從前面看 Black Hole 可以感覺得俐落的速度感。而以鏤空滑鼠來說,今天真的突然出現非常多,產品乍看之下也都很像,優缺點也大致相同。像是大家擔心用久了容易有髒污,或是手掌出汗多的人可能會讓汗水流進去。

不過左鍵、左鍵、外殼是可以拆換清洗的,因此如果怕久了會髒,可以拔起來保養。鏤空的黑洞,表面處理不錯,都沒有看到毛邊、刮手。看到有人說洞洞很多有密集恐懼症,但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啦~不然一開始就不會選擇他了。

側邊前、後按鍵下方,我發現很多洞洞鼠這邊也是做鏤空,但 Anacomda 在這邊反而是做止滑表面,但這個不是止滑軟墊,而是塑膠材質的顆粒造型。

底部也有鏤空造型,雖然同樣是六角形的黑洞,但是排列方式是對其的行列,不知道有沒有特別用意。

USB 線長度挺長的,大概有 170cm。線材本身非常柔軟,表面是編織線。

USB 線頭端也有電競造型,在一坨 USB-A 線中格外突出、顯眼。

Black Hole 充分利用了鏤空造型,在裡面有一個 RGB 的 Anacomda Logo,發光透出蜂巢狀的構造,若隱若現。

軟體在官網提供下載,可調整中文、英文。可以選擇辦公模式、遊戲模式的設定切換。

也可以調整每一種 DPI 顯示的顏色差異。還有滑鼠的點按速度、雙擊速度、滾輪速度。

在燈光控制中,可以進一步調整是否要亮燈,或是全亮、半亮。也可以調整 RGB 的燈光模式和速度。

滑鼠 RGB 燈光非常豐富,圖中呈現不同顏色下的 RGB 效果。

加班到深夜離開漆黑的辦公室時,黑洞滑鼠還是亮著,瞬間成了 RGB 夜燈。

EnterBox 從多面向的角度,穿梭於理感之間。深入淺出各項規格數據,分享箱裡箱外的各種面貌,和你一起閱讀科技產品。Enter the Box, Explorer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