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會遲到,但從不缺席

聯力代工的 Dan Cases A4 應該是不少小主機使用者聽過甚至用過的型號

以目前零組件的發展趨勢來看,建置 ITX 平台的限制好像也沒有隨著時間變少

從板子漲價,散熱問題到越來越大張的顯卡,要強效又小巧,手骨不粗可能玩不太起來

但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插的顯卡動輒要 2.5 slot 破 25 公分,那改用 M-ATX ?

聯力跟 Dan Cases 合作推出的 A3-mATX 這不就來了

外箱採用紙箱原色加上簡單的文字跟 logo

斗大的 A3-mATX 字樣無須多言,主打一個強的相容性

接著來看機殼本體,側板及上蓋均為網孔設計

前面板走一個極簡路線,前置 I/O 擺放在下緣

前置 I/O 除了電源鍵之外,提供兩個 USB 3.2 Type-A 跟一個 Type-C 插槽

音訊部分採用獨立兩個 3.5mm 插槽做輸入輸出

插槽間彼此的間隔夠大,避免干涉問題

左右兩側均採用大面積的網孔面板

接著看看機殼背面

上蓋部分採用手轉螺絲固定

右上角有一個聯力跟 Dan Cases 的聯名名牌

機殼後側可以安裝一顆 12 公分扇,鎖點採用直線開孔,保留一部分的調整彈性

PCI-E 擋板為可重複使用的設計,帶有通風孔並採用一般螺絲固定

旁邊的轉軸夾板搭配手轉螺絲提供一部分的快拆安裝選擇

機殼底部同樣有著大面積開孔

採用軟質的磁吸濾網,方便使用者清洗

底部可安裝 3 顆 12 公分扇

底座 4 個角落採用薄型橡膠止滑墊

前側保留 1 顆 2.5" 或 3.5" 硬碟的安裝位置

鬆開螺絲後輕推就可以拆掉上蓋,跟側板一樣採用大面積的網孔

機殼上方最多支援 3 顆 12 公分扇 或 2 顆 14 公分扇,但因為部分空間跟電源供應器重疊

官網 A3-mATX 的產品頁其實有提供相容性列表方便讓使用者對照

以 ATX 電源來說,要往下掛到 S2 的位置才有辦法在上面安裝到 3 顆

如果要連冷排一起上的話就只能擺到最下方的 S3,這時候的顯卡最大長度上限為 358mm

側版跟 216 採用類似設計,鉚釘扣固定,並在後側上方加上小把手

左側側板拆卸後可以看到冷排/風扇支架

側面可以安裝 3 顆 12 公分扇或 2 顆 14 公分扇

配件盒與 ATX 電源架放在機殼裡面

顯卡支架底座預先固定在底部,輕推即可取下

內部結構一覽

主機板托盤後側,如果是安裝 ITX 的話,背面基本上是接近全開了

如果有 M.2 擺在背面要更換應該也不是問題

這一側沒有預留太多空間,基本上也不用去考慮線材背走這件事情

電源供應器旁邊有提供一個硬碟支架,這個支架同時也是電源側置的套件

我重看了幾次安裝說明才意會過來,算是 A3-mATX 一個明顯的差異化設計

要拆電源支架的話要先把前面板拆掉

卡扣只有上側才有,稍微輕拉就可以拆掉

電源支架同樣有多段可調,使用者可根據硬體配置自行決定

支架已經預先鎖上 SFX 的固定框

機殼內電源延長線的端子方向,這很重要

後面會提到為什麼

前置面板固定於機殼下緣,不用擔心拆解時的線材拉扯問題

線材部分採全黑化處理

前置面板線材整合成單一端子

前置 USB 3.0 19pin,採用扁平線材

Type-C 插槽所需的 Type-E 端子

音訊採用 HD Audio 單一規格

配件部分包含螺絲盒,ATX 電源支架以及說明書

雖然已經有盒子了,螺絲根支架還是另外用夾鏈袋包好

另外有提供幾條黑色束帶

機殼內附的顯卡支架長這樣

接著來安裝吧,既然 A3-mATX 支援 ATX 電源跟 M-ATX 主機板

那當然還是要塞大一點的零件試一下他的相容性

機殼內有 90 度電源延長線就會遇到插槽方向問題

預設安裝方式因為側板旁邊沒地方閃了,直接 out

但其實 A3-mATX 是可以透過側向安裝解掉這問題,不過安裝當下沒有想到

至於缺點嘛,就是下面會突一小段出來

而且我不太確定他這樣擺配 ATX 延長線夠長嗎,有空再回頭試了

手上系出同源的兄弟倆就 out 了

目光飄向裸側架的 FSP Hydro G Pro,方向剛好相反,可以直上

本體長度 15cm

先上 ATX 支架

再鎖進原本的固定框

電源掛在最上面的位置

基本上貼齊前面板,除非後來會出前網孔的面板套件,不然應該也沒有反過來裝的理由

安裝部分採用滿版的 M-ATX 主機板

其實 A3-mATX 官方標示 CPU 散熱器限高 165mm

但我吃飽撐著挑了顆 MasterAir MA610P (166.5mm)

當初也沒多想,單純因為我 FC140 拿去裝在別的東西上了

看起來不會超過側板

原本以為要放棄側邊支架,但發現其實高度很剛好,雖然不建議這樣拼人品

而且以官方 demo 配置來看,散熱器跟電源之間那邊還有補一顆進氣扇

顯卡選用威力彩的 RX6600XT Red Devil

畢竟不是吃滿 3 slot 的長卡,裝起來還是有蠻多空間

不過線材只能擺正面,一個蓋起來眼不見為淨的路線

隱隱約約透個光,熱愛透側的話官方好像有出玻璃透側可以買

整體而言

如果要挑一款以小體積為目標,但不要有太多硬體限制的殼,A3-mATX 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由 Dan Cases 設計然後聯力代工這樣的組合某種程度上也確保了品質

就安裝體驗來看,感覺的到 A3-mATX 吸取了一些 ITX 的經驗去改良

支援 M-ATX 導致體積變大的同時也釋放了很多零件挑選跟散熱方面的彈性

如果要說缺點的話,前面版如果可以是金屬網孔或是全平面的應該會更好

拆起來拿去痛個圖案也不錯

另外就是在 RGB 跟海景房當道的現在,這類低調路線的殼可能不是主流

差不多價位,類似結構的競品可能有內附風扇或是透明側板,對於某些人可能是個推力

但這方面就看個人需求跟喜好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