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差旅費用的不斷攀升、紙質與電子文件混合管理日益繁瑣,以及經營管理的諸多煩惱,眾多企業在事業拓展與成本控制之間陷入了兩難境地,面臨前所未有的降本增效壓力。對於財務數位化而言,其核心在於利用資料平臺,實現事業與財務的深度整合,並依托資料驅動做出明智決策。

01 構建財務數位化的核心要素解析

財務數位化的演進歷經了三大關鍵階段:

· 電算化階段:以財務核算為基石,借助計算機技術自動化基礎財務操作。
· 資訊化階段:基於ERP系統,初步達成財務與經營資料的整合與共用。
· 數位化階段:以業財資料平臺為依托,結合BI等智慧工具,實現全面的資料洞察與決策支援。

當前,財務管理仍偏向於傳統核算模式,無法充分滿足經營決策對財務資訊的需求。因此,企業須通過數位化轉型,推動業財一體化與財務數位化,重點關注以下兩大核心要素:

· 構建堅實可信的業財資料基座:借助資料平臺,整合經營與財務資料,消除資料孤島,為決策提供堅實可靠的數據支援。
· 推動財務職能轉型:釋放人力資源,讓財務人員從繁瑣的統計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於事業問題的深度分析與有效解決。

構建可信的業財資料基座至關重要。當前進行財務數位化轉型的企業需打破壁壘,將事業與財務流程融入統一管理模式。通過資料基座,企業能有效解決部門間資料流通不暢、財務結算遲滯及資金流動監控難題。

傳統財務人員常將大量時間耗費在資料匯出、Excel表格處理等重複性工作上,這些並未真正推動企業利潤增長。而數位化工具如自動化看板與實時資料更新,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使財務人員專注於資料問題洞察與事業流程優化。

02 財務BP在企業降本增效中的關鍵角色

以帆軟合作的某大型製造業客戶毛利分析為例,因管理模式差異,各工廠成本管控能力參差不齊。財務BP小孫通過資料分析發現,工廠A單位原材料成本偏高,經深入探究,確定是無紡布成本異常。現場調研揭示該工廠無紡布出庫管理粗放,浪費嚴重。經改進後,預計年節省成本70萬元。

某企業毛利下滑,小孫利用BI系統分析工具,定位問題於新產品原材料成本上。研發部門采用更昂貴原材料提升品質,但未考慮成本影響。通過調整配方與採購策略,在保質同時降低成本,改善毛利。

案例表明,財務分析的核心在於透過資料洞察推動事業改進。財務人員不僅需指出問題,如毛利下滑,還要分析原因(如成本上升)並提出改進建議。

對財務人員而言,資料分析能力成為職業發展關鍵;對企業而言,投資BI工具和資料平臺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03 提升財務BP經營分析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傳統財務流程中,財務人員面臨資料整合與分析複雜、合規性挑戰、緊迫期限及事業與財務結果不一致等難題。他們需在合規與效率間尋求平衡,確保賬目清晰準確。

具體痛點包括:

· 效率低:核算人員在開票、付款等重複工作上耗費大量時間。
· 風控弱:如發票驗證依賴人工,存在誤判風險。
· 管控難:財務制度管控措施若未融入電子系統,則難以落實。
· 決策慢:資料時效性不足,影響決策效率。
· 落地慢:事業部提出流程修改需求時,常因IT人員排期問題而延遲落地。

財務數位化的真正目標是利用資料賦能事業,以洞察推動企業發展。在此過程中,財務人員將從後臺支援轉變為事業優化的核心驅動力。

04 財務BP核心能力提升路徑

帆軟推出【數位財智】系列活動,結合理論與實踐,旨在增強財務人員的事業洞察力、決策能力及資料分析技能,並幫助他們將這些技能應用於企業日常營運,為降本增效貢獻更多價值。

· 財務線上demo:提供免費版線上BI及業財分析模板,助力財務分析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 社群免費財務課程:探索業財融合之道,提高企業效益,擺脫手工資料處理低效,實現精準財務分析,驅動事業增長。
· 社群財務分析進階課(付費):培養財務BP專業人士高效運用資料分析工具,挖掘資料價值,實現精準決策與事業增長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