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RUS Master 一直是技嘉打頭陣的高階型號,在每一代的升級中都是亮點,這次也在規格上有許多升級。這次配合 Intel Core Ultra 200S 推出了 Z890 AORUS Master,售價是 $17,990。包裝方面,相較上一代比較多紫色,這次橘色回來了,標誌性的 AOURS 鷹也變得更立體、更帥。

後 I/O 相當豐富,上方有一顆 Clear CMOS button、一顆 Q-Flash Plus button、兩個 Thunderbolt 4、六個紅色 USB-A 為 USB3.2 Gen2 10Gbps、四個藍色 USB-A 為 USB3.2 Gen1 5Gbps、兩個黑色 USB-A 為 USB2.0、一個 RJ-45 支援 10GbE。

首先最令人激賞的就是 Thunderbolt 4 的加入。過去幾年這個價位帶、這個定位的主機板,很多都具備了 Thunderbolt。因為 Intel CPU 本身搭載了 Thunderbolt Controller,通常主機板只要拉線加上 Retimer。但是 AORUS Master 一直沒有加入這項重要的規格,當別人都是 Thunderbolt 的時候,只能用 USB3.2 的 USB-C。可能是在定位上有所區別,AERO 上就能看到 Thunderbolt。過去這是我比較難入手 AORUS Master 的阻礙,但在 Z890 這代終於加上了,可喜可賀!

過去幾年 AORUS Master 在 Intel Z Series 的產品一直都有配備 10GbE 網路,是我個人覺得非常標誌性的規格。這個規格或許這對 90% 的消費者來說感受不大,但我個人是覺得非常實用。雖然我也希望 AMD Platform 的 AORUS Master 也能內建 10GbE,就像我現在使用的 X870E 主機也是內建了 10GbE。但我想技嘉應該也是考量到成本以及 AMD X870E 那少得可憐的四條 PCIe Gen4 bandwidth。另一方面,也希望技嘉能在台灣上市 Z890 AERO D,雙 10GbE 和 Thunderbolt 5 都是很棒的亮點。

主機板背面有 AORUS 裝飾,以及 TEAM UP. FIGHT ON. 的標語。在顯卡 PCIe 插槽位置有背板強化。

卸下所有散熱馬甲後,可以看到主機板上的主要晶片。整個供電規模還是滿壯觀的。

CPU 電源輸入部分為兩個 8 pin。

CPU 供電的 PWM 晶片為 Renesas RAA 229130。

主機板右上角部分的 24pin 供電以及記憶體電源。

技嘉也隨附了一顆小風扇 DDR Wind Blade,可以安裝在這邊,為 DDR5 記憶體散熱。

18 相 VCORE 為 9+9 相並聯設計,皆為 SPS 110A。1 相 VCCGT 為 DrMOS 40A,以及 2 相 VCCSA 為 SPS 80A。供電規格非常豪華,搭配 Core Ultra 9 285K 這樣的超頻處理也沒問題。

Intel Z890 Chipset,與 CPU 之間是 8 條 DMI 4.0,相當於 8 條 PCIe Gen4,相較上一代 Z790 頻寬並沒有變化。

前置 I/O 部分,一個 USB-E,後面的晶片是 Realtek RTS5464,根據技嘉規格資訊期應該是支援 USB3.2 Gen2 x2 20Gbps。旁邊有兩個 USB 19pin,可以接出兩組 USB3,使用的是 Realtek RTS5411S。

水銀電池旁有一顆 ITE 的 IT5711E。

第一條 PCIe x16 因為被 PCIe ARMOR 遮住,其實採用的是白色的 Slot。下方有兩顆 LeRain JYS13008MF01,負責處理 PCIe Gen5。使 PCIe x16 運行在 PCIe Gen5 x8 並同時讓 M2D_CPU 運行在 PCIe Gen5 x4。加上不在圖中的 M2A_CPU,總共能有兩條 M.2 運行在 PCIe Gen5 x4。而圖中的 M2B_CPU 則是以 PCIe Gen4 x4 直連 CPU。

ITE 的 IT87952E 環控晶片。

ITE 的 IT868696E 環控晶片。

音效方面使用 Realtek ALC1220 和 ECC ES9118 DAC。

M.2 部分有主機板自帶的散熱片,其中拆裝的機構也是免起子的,M.2 EZ-Latch Click 徒手就可以拆裝。

M.2 EZ-Latch Click 是一個透過彈簧提供扭力的機構,藉以固定住散熱片。

M.2 SSD 安裝時也有 M.2 EZ-Latch Plus,安裝上比較輕鬆,也不用擔心 M.2 螺絲搞丟。

兩個 Thunderbolt 4 使用了兩個 Intel JHL9040R Retimer。

並使用了兩顆 Realtek RTS5436I 作為 USB 的 PD3.0 Controller。

Genesys GL850G 為 USB2.0 hub。

後 I/O 的四個 USB3.2 Gen1 5Gbps,使用 Realtek RTS5411S 作為 USB hub。

USB3.2 Gen2 10Gbps 部分,使用了兩顆 Diodes PI3EQX1014 作為 ReDriver。

RJ45 LAN 10GbE 使用 Marvell AQC113C,支援 Multi-Giga。

無線網路部分使用 Intel BE200NGW,支援 2x2 天線,320MHz 頻寬,4K QAM,最高速度 5.8Gbps。在 MLO 部分支援 2.4GHz + 5GHz、2.4GHz + 6GHz、5GHz + 6GHz。

卸下所有金屬散熱片和零件,與 CPU 擺在一起。

VRM 散熱片上的燈光效果,透過一條 4pin 的線連接。這個燈光效果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設計得剛剛好,太多的話就顯得花俏廉價。

其插座就在無線網卡的 M.2 E Key 旁。

GIGABYTE 在金屬散熱塊上的表面處理相當不錯,滿喜歡這個觸感的。

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到,這兩個主要對 VRM 散熱的鋁擠型,是透過熱管連接,所以無法分開。

音訊晶片區域上方的蓋板也是金屬材質,上面有 AORUS 鷹眼。

這塊鋁擠型也幫助 Marvell AQC113C 這顆 10GbE 晶片散熱。

主機板背後也佈滿了不少零件。

主機板右上角部分,有獨立的開機鍵和 Debug LED。配件還有隨附一顆小風扇,可以安裝在這邊,協助 DRAM 散熱。

Z890 AORUS Master 總共內建了五條 M.2 SSD 空間,其中三條可以支援到 22110,這其中又有兩條是內建了背面導熱貼片。而三條 PCIe Slot 皆為 PCIe x16 長度,且都具備了金屬外殼加固。

CPU 部分搭配 Intel Core Ultra Series 2 最高階 Core Ultra 9 285K,採用 LGA1851。

四個 SATA 3,朝向側邊,前置還一個 HDMI 支援 HDMI1.4。方便在機殼內安裝一些小螢幕、監視器,不過規格比較陽春,主要還是在於好玩。

這個 HDMI 的規格為 1920 × 1080 @30Hz。使用的晶片為 ASMedia ASM1442X。

大面積的銀色金屬散熱片,在不同角度會呈現不同金屬反射的段面。髮絲紋的部分也處理得滿有質感的,層次錯落卻不刮手。

主機板右下角為 F_Panel 連接處。

第一條 M.2 的散熱器採用了免起子的快拆設計 EZ-Latch,其中一側的兩個螺絲位在 PCH 散熱塊的上方。

第一條 PCIe x16 通常用於安裝顯示卡,所以 Slot 本身有 PCIe UD Slot X 加強堅固性。也有 PCIe EZ-Latch Plus,方便使用者卸下顯卡。

顯卡快拆 PCIe EZ-Latch Plus 的側邊樣貌,中間以金屬連接。

接續上方出現的 Z890 晶片,其散熱鋁塊自成一區,上面印著 AORUS DESIGNLAB。這個金屬塊,同時也作為 M.2 散熱片快拆的底座。

AORUS Master 加入了 Thunderbolt,就像只有一科偏弱的學生,補上了最後這個遺憾。整體規格還是相當亮眼,可以看到 GIGABYTE 在穩定中求進步。在各個幫助 DIY 玩家安裝的部分也做得不錯,可以預見下一代還會有一些突破,整體設計也有技嘉一罐的水準,金屬件的處理依舊相當到位。能夠用這張 Z890 AORUS Master 搭配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實在是很讚。希望未來能看到 Z890 AERO D 上市,雙 10GbE 和 Thunderbolt 5 都是非常突出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