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家使用 SMI SM2508 方案的 PCIe Gen5 x4 SSD 陸續推出,我們也找來了 ADATA XPG MARS 980 BLADE 來看看他們怎麼做。鮮紅色的包裝,一直是 XPG 的標誌特徵,右下角用透明貼紙標示 2TB。

採用紙模固定產品,不同於過去常見的泡殼。滿喜歡這樣全部是紙的包裝,開箱後要回收也比較方便。目前有三種容量:
ADATA XPG MARS 980 BLADE 1TB:740 TBW,$3,999
ADATA XPG MARS 980 BLADE 2TB:1,480 TBW,$6,280
ADATA XPG MARS 980 BLADE 4TB:2,960 TBW,$10,499

許多品牌即便到了 PCIe Gen5 發熱量這麼高的產品,依舊會把產品標籤貼紙貼在正面(主控晶片)上。但像 ADATA 從 PCIe Gen4 開始,就有推出一些將標籤貼紙貼在背面的款式,加上其價格很有競爭力,保固也 OK。雖然有換料的做法,但依舊是許多玩家的高 CP 值選擇。購買 PCIe Gen4、PCIe Gen5 的玩家大多知道 SSD 發熱量不小,要搭配散熱片使用。貼背面其實影響不大,廠商如果為了自己保固規則而讓玩家不方便,其實滿可惜的。像 ADATA 這樣傾聽玩家心聲,做出一些讓步也沒什麼損失,還賺到名聲。

隨附有一片白色金屬散熱片。從溫度控制的經驗來說,相較完全裸露 IC,即便是這樣薄薄一片金屬也對降溫有幫助。而對大多數購買 PCIe Gen5 x4 SSD 的玩家來說,更多是插在主機板第一條 M.2,當主要的磁碟來使用。所以選擇不附散熱片的 MARS 980 BLADE 會方便不少。如果是要選擇預裝散熱片,甚至是自帶主動風扇的版本,則可以考慮 MARS 980 PRO。

採用雙面顆粒的方案。背面有兩顆 NAND Flash,以及標籤貼紙。標籤貼紙上有寫著保固警語。

主控晶片採用 SMI SM508,採用四核心 ARM Cortex-R8 架構,使用 TSMC 6nm 製程,看來是 2025 年第 11 週生產。

DRAM 採用 SAMSUNG K4A8G165WC-BCTD,為 DDR4,容量 2GB。

NAND Flash 為 ADATA 自封顆粒,標示著 600799D6 5305929654。為 Micron 232-Layer TLC 顆粒。

測試平台規格如下,並對 ADATA XPG MARS 980 BLADE 使用主機板內建的散熱片:
CPU:AMD Ryzen R9 7900X
Cooler:Fractal Lumen S24
MB:ASUS ProArt X670E-Creator WiFi
RAM: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 16GB x2,KF552C40BBK2–32
Graphic:PNY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XLR8 VERTO
target SSD:ADATA XPG MARS 980 BLADE 2TB
OS SSD: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PSU:be quiet! Dark Power 13 1000W
Chassis:InWin 905
Chassis Fan:Fractal Aspect 12 PWM x3
Monitor:ASUS ProArt PA279CV
OS:Microsoft Windows 11

首先在 CrystalDiskInfo 中,可以看到 SSD 辨識出為 XPG MARS 980 BLADE,容量 2048.4GB,運行在 PCIe Gen5 x4,韌體版本 Y0218A。

在 CrystalDiskMark 中,設定測試為五次 4GiB。最佳效能的設定下,循序讀取速度達到 14,431MB/s,循序寫入速度有 13,504MB/s,混合讀寫速度有 12,668MB/s。官網標示讀取 14,000MB/s、寫入 13,000MB/s 都有真實達到。RND4K 不管是讀取、寫入還是混合讀寫,也都有 3,000MB/s 左右的表現,RND4K IOPS 的表現也很好。

接著在 CrystalDiskMark 中,同樣設定測試為五次 4GiB,改為在真實世界的設定。循序讀取速度剩下有 6,154MB/s 稍弱,循序寫入則仍破萬。

在 ATTO Disk Benchmark 中,讀取在 6.9 GB/s 左右,寫入則大約在 12GB/s 左右。

在 AIDA64 Disk Benchmark 中的 Linear Read,Block Size 為 8MB。速度在 6,300 左右,偶爾有上去一點、下去一點,但還算穩定。相對於採用類似方案的 SSD,雖然平均數值略低,但是讀取整體表現還可以,整體平均有達到 6,283MB/s。

在 AIDA64 Disk Benchmark 中的 Linear Write,Block Size 設為 8MB。前面間歇性地出現短暫掉速,是 SMI 這個方案常見的現象。看來在前半段都相對有機會維持在 8,000MB/s 左右的速度,偶爾會掉到 1,600MB/s 休息。後面則維持在 2,000MB/s 左右,偶爾才會來高。雖然看起來極速不是非常高,且上下起伏比較大,但總體下來平均還是有 4,200MB/s 的寫入速度。

由於 ADATA MARS 980 BLADE 標籤貼紙位於背面,正面留下了完整裸露的 IC,對於 PCIe Gen5 SSD 這種發熱較高的產品來說,即便是 DIY 玩家也能透過主機板搭載的散熱片做好散熱。對於進階玩家更是利多,不管是自己選擇合適的散熱片,或安裝在其他地方,都能避免標籤貼紙成為阻熱貼,能在避免破壞保固的情況下自由選擇散熱方案。

整體來說,ADATA XPG MARS 980 BLADE 在 PCIe Gen5 SSD 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它在官方標示的循序讀寫速度上完全達標,並在隨機讀寫與 IOPS 上展現穩定的高水準。保固標籤貼紙安排在背面,讓正面 IC 更適合搭配主機板原生散熱片,對散熱需求較高的 PCIe Gen5 SSD 世代來說是個實用細節。同時,價格延續威剛一貫的高 CP 值定位,雖然一樣是 SMI 2508 方案搭配 TLC 顆粒,依舊能倚靠價格優勢在一眾品牌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