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一日應用全紀錄,透過影片呈現實際操作與體驗:
自去年起輕薄筆電市場迎來AI PC的浪潮,各大品牌競相推出標榜AI型號的機型,以往個人習慣透過專業軟體進行效能測試,以客觀的數據呈現筆電的效能。
這次想嘗試一種更貼近真實生活的方式,將筆電帶出門,在實際應用情境中體驗並分享它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實感受。
本次使用的是MSI推出的Prestige 16 AI+ EVO,採用了新一代AI PC架構,搭載在輕薄筆電中頗受好評的Intel Lunar Lake架構。
這次外出一天10小時的過程中,使用MSI推出的Prestige 16 AI+ EVO筆電,透過AI軟體結合工作做應用,內容包括了高GPU負載的DigiME(視訊會議)、相片編輯、螢幕錄影,以及低負載的Copilot助理、文書作業、網頁瀏覽與影片播放等複合式情境,其結果展現出新世代Lunar Lake架構的AI PC在續航力上表現出色。
即便在外出進行高負載的重度使用,幾乎能達到一天一充的水準;若只有輕度應用,如文書或看影片,依個人慣用設定,續航更能達到15到20小時,可明顯消除使用者外出時尋找插座的電量焦慮感。
全程續航力表現與使用狀況將於文末統整說明。
首先是視訊會議部分:
應該有不少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有高機率用到視訊通話的功能,這邊用Teams戴耳機開啟MSI Center S內AI降噪功能,可針對麥克風或喇叭周圍噪音進行消除。
在外面若有需要開啟視訊的場景,通常考量到周圍路人的隱私,可以使用Windows工作室效果,提供自動構圖處理、眼神接觸、背景效果等三種功能,將背景虛化與加強畫面。
若想與對方有一定程度的肢體互動卻又不想露臉的情況,另一種選擇可用AI串流與動作捕捉的DigiME軟體,通常適用於遊戲直播與視訊等場景,讓鏡頭前的動作透過虛擬角色同步呈現。
Teams視訊約1個小時,同時用Word與螢幕錄影紀錄過程與內容,整體電量下降約20%,不過因為DigiME與螢幕錄影都會讓GPU全速運作,所以這期間的續航力表現比預期中還要好。
C面在打字過程的體感溫度也不高,除了筆電溫度表現原本就算不錯之外,加上現場冷氣較涼也多少有影響。
接著是圖片編輯的部分:
利用中間休息時間,拍攝附近景色,並用相片大師內的AI功能看看效果如何。
第一個是使用相片大師的模糊工具功能,透過AI技術呈現出相機大光圈拍攝下常見的散景或柔焦效果。
可透過自動辨識、圓形、線性或筆刷四種類型來呈現畫面感,圖中為線性模糊的設定頁面與照片呈現。
模糊效果除了基本的柔焦、散景與動態模糊,圓形模糊內還多了放射狀與變焦選項,搭配想要的0-100模糊程度使用。
下方筆刷設定有大小、羽化、強度,勾選符合邊緣可讓想呈現特效的本體更為貼合。
使用幾張照片後,發現筆刷功能較多,雖然需要較精細去畫出想要特效的區域,不過成果是令人相當滿意的。
將想要的設定與特效,透過筆刷畫出區域執行後,可開啟調整前後的照片對照功能。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