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解析度的 4K 螢幕價格向來不菲,特別是當規格標榜「廣色域」、「10-bit 色深」等專業特性時。然而,AG Neovo 推出的 EM2451 顯示器,或許能打破這個既定印象。萬元以下的售價,不僅提供了廣色域與 10-bit 色深,在支架功能上也毫不妥協。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這款螢幕的實際表現。

開箱 - AG Neovo EM2451

首先看到外箱,簡潔的素色包裝。

盒內配件一覽,包含螢幕本體、支架、底座、外置電源供應器、HDMI 與 USB-C 傳輸線、壁掛用銅柱及說明文件。

電源是標準的 24V 5A 規格,這種外置電源的好處就是未來如果出現故障,都能夠很容易的找到替代品,但就會佔據桌面的一些空間。

螢幕本體背面為霧面塑膠外殼,並支援 VESA 標準壁掛孔。

與螢幕支架的連接十分簡單,只要將卡扣對準插入,即完成固定。

底座也是免工具安裝,只需要手轉該螺絲即可完成固定,整個安裝流程很簡單方便。

有趣的是,其底座內建了一個轉盤機構,螢幕的左右旋轉功能便是透過它來實現的。這也就代表,螢幕左右旋轉時,底座的這面也會跟著一起旋轉,挺特別。如果你會習慣把東西架在螢幕腳架上的話,這點需要注意。

外觀上沒有太多花俏的設計語言,給人一種務實、穩重的感覺。

相較於同價位產品大多將支架成本削減至僅具備基本支撐功能,AG Neovo 則大方地提供了一組全功能支架,支援上下俯仰、左右旋轉、高低升降與垂直旋轉,讓使用者能輕鬆調整至最佳觀看角度,甚至將螢幕垂直使用。

螢幕可以直立,而這功能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碼農了。一次就可以瀏覽多行程式碼,搭配 4K 解析度的加持,程式碼一清二楚,文字也不會出現彩邊,令眼睛舒服許多。

雖然會把 4K 螢幕當作副螢幕來用的人應該不多,其功能強大的支架也能確保使用者輕鬆調整出理想的觀看角度。

螢幕頂部有一排的散熱孔,開孔朝上,因此建議久久還是得清理一下灰塵。

背部有一個搖桿,用於控制螢幕 OSD 選單。操作時,螢幕上會同步顯示對應的功能提示,設計直觀友善,多數使用者無需說明書即可上手。

OSD 的選單完整且易用,想找的功能都在該出現的位置,搭配搖桿控制,操作很簡單。

背面 I/O 由左至右分別是 DC 電源輸入、HDMI 2.1×2、DP 1.4、USB-C(含 65W 電源輸出)和 3.5mm 耳機孔。

支援 USB-C 連接是此款螢幕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對 MacBook 或支援影像輸出的手機使用者而言,僅需一條 USB-C 線材即可同時完成畫面投射與 65W 反向充電,大幅簡化桌面線纜。

螢幕支援最高 3840×2160@75Hz 的解析度與更新率。不過須注意,要達到 75Hz 更新率,需使用 DP 或 USB-C 連接;若使用 HDMI,更新率將限制在 60Hz。

體驗 - AG Neovo EM2451

在色域表現上,官方標示 DCI-P3 93%。於 150 nits 亮度下實測,可達到 84.2% DCI-P3 與 96.8% sRGB 色域覆蓋。色準表現同樣出色,平均 ΔE 僅 0.34,最大 ΔE 為 1.59。

實際上的螢幕觀感也確實不錯,顏色鮮豔,亮暗分明。

關鍵是 4K 解析度下,亮度也是非常充足,最高達 350 尼特。使用下來,顏色和亮度部分,EM2451 都表現的無可挑惕,沒有明顯的缺點,特別是考慮到它的售價後。

心得 - AG Neovo EM2451

雖然 AG Neovo 將 EM2451 定位為繪圖螢幕,但我認為其 24 吋 4K 解析度所帶來的高達 185 PPI 像素密度,其應用遠不止於專業繪圖。無論是日常網頁瀏覽、程式編寫,甚至作為副螢幕,都能從其細膩的畫質中受益。極高的像素密度讓文字與圖像都無比銳利,幾乎感受不到任何像素顆粒感,這也是許多非專業使用者選擇 4K 螢幕的主因。儘管其色域未達頂級繪圖螢幕 99% DCI-P3 的標準,但考量其親民的售價與整體優異的表現,EM2451 依舊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亮眼產品。更難得的是,AG Neovo 並未像多數同級品牌那樣,在支架、OSD 等「看不見的角落」削減成本。EM2451 在各方面表現均衡,沒有明顯缺點。AG Neovo EM2451 目前售價 $6,999,有興趣可至官方商城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