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X870 各家主板仍在持續出新品
華擎這次把 Phantom Gaming Nova 系列重新端上來
先前登場的是較高階的 X870E Nova
而這次在 Computex 2025 發表的X870 Nova第3季補齊上市
主打雙 PCIe Gen5 M.2、18+2+1 供電以及兩組 USB4
定位是 X870 萬元堆規格的中高階版本
以及 Blazing M.2 插槽上 M.2 Gen5 x4 不會與 PCIE 插槽共享頻
對於玩家擴充升級來說更靈活彈性,不會被平台限制住。
包裝與外觀
外盒是 Phantom Gaming 一貫紫色系
亮面烤漆+斜線圖紋搶眼。
設計理念從PG 線最早從紅黑轉向紫色
同時傳遞「速度」與「沉穩」
也代表新平台轉換的「世代標記」「新星爆發」。

背面把主打功能全部列出來:
• 18+2+1 Power Phase
• 雙組 Blazing M.2(PCIe Gen5 ×4)
• USB4 Type-C × 2
• EZ Release 顯卡快拆

打開後主板本體獨立防靜電袋包著,側邊是配件盒。

配件內容:
• WiFi 天線 × 2
• SATA 線 × 2
• 熱敏測溫連接線
• PG 信仰鍵帽

主板設計與做工
X870 Nova WiFi 整體走深色系金屬風格
紫色 Nova 標誌在光線下會反射出淡淡金屬亮度

背面有大面積背板能增加強度

右上角直接給上 Debug LED、Power、Reset 實體按鍵對於裸測非常友善。

Type C USB 3.2 Gen2x2 接針 (20 Gb/s)

SATA 與 I/O 排針也集中在下半部,排列相對整齊靠近外部方便理線。
SATA 需求已經漸漸下降因此砍到剩下 2 組也是正確的作法

USB 19PIN 3.2 也提供了兩組讓玩家進行相關周邊擴充所需

Debug 重要的判讀Speark PIN腳持續保留沒有拿掉

I/O 介面
後置 I/O 給滿:
• USB 3.2 Gen2×2 Type-A × 4
• USB4 Type-C × 2(40Gbps)
• 1x HDMI 2.1
• WiFi 7 支援 160MHz
• Realtek RTL8126 5GbE LAN
• 音效孔
• CMOS 清除鍵
• Lightning 遊戲埠
• 光纖 SPDIF 數位音訊輸出埠

M.2 與擴充設計配置
- 1 x Blazing M.2 插槽 (M2_1, Key M), 支援 2280 型 PCIe Gen5x4 (128 Gb/s) 模式*
- 1 x Blazing M.2 插槽 (M2_2, Key M), 支援 2280 型 PCIe Gen5x4 (128 Gb/s) 模式* 晶片組:
- 1 x M.2 插槽 (M2_3, Key M), 支援 2280 型 SATA3 6.0 Gb/s & PCIe Gen3x2 (16 Gb/s) 模式*
- 1 x Hyper M.2 插槽 (M2_4, Key M), 支援 2280 型 PCIe Gen4x4 (64 Gb/s) 模式*
- 1 x Hyper M.2 插槽 (M2_5, Key M), 支援 2280 型 PCIe Gen4x4 (64 Gb/s) 模式*
- 2 x SATA3 6.0 Gb/s 連接埠*

X870 Nova 總共有 5 組M.2
板子其中一個亮點就是雙 Gen5 M.2 有藍色底部散熱片的標示
兩組都支援 PCIe 5.0 x4,並且搭配散熱片 Toolless 免螺絲安裝
Gen4 也有2組,適合放系統碟或次高速擴充碟的需求。
還有一組最低速的Gen 3 x2適合沿用Gen3 SSD或者大容量低速擴充

顯卡插槽方面為 PCIe 5.0 x16,加上 EZ Release 遇上大張顯卡上卸卡時方便多。
供電與散熱
VRM 部分為 18+2+1 相配置,採用 SPS Dr.MOS
對 X3D、9950X 這類高耗電處理器來說綽綽有餘。

PWM控制晶片 richtek RT3672EE

測試平台
CPU:AMD Ryzen 7 9700X
RAM:DDR5-8000( CL38)
SSD:PCIe Gen5 1TB
GPU:RTX 5070
BIOS:v3.50
OS:Windows 11 25H2
空冷散熱器 FC140

BIOS 以及操作簡介
X870 Nova WiFi 的 BIOS 延續華擎一貫的 Phantom Gaming 介面
深色底+紫色線條風格,也算是呼應 Nova 系列的視覺語言。
Easy Mode 顯示 CPU、記憶體、溫度與風扇轉速等核心資訊
右側直接看到啟動碟優先順序。對一般使用者而言,這裡就能完成絕大多數基本調整
插槽狀態:哪些插槽裝在哪個位置一目了然
這頁面比較偏資訊展示,不需要按太多設定。
顯示當前頻率,例如 DDR5-4800(預設 JEDEC)或載入 XMP/EXPO 後的實際值。
水泵(AIO_PUMP)與 W_PUMP 的轉速也會即時更新不用再進去翻頁察看

Main(主頁)基本總覽:
• BIOS 版本:X870 Nova WiFi 3.50
• CPU:Ryzen 7 9700X(最高 5550MHz)
• 記憶體:48GB(24GB ×2)

OC Tweaker(超頻選單)
Gaming Mode:可選擇是否關閉 SMT 或第二 CCD(視遊戲需求)
其實就是 AMD 在 Zen 系列處理器上提供的「遊戲優化模式」
讓遊戲只用最有效率的核心,避免多 CCD 帶來的延遲或資源切換問題
目的在降低延遲、穩定 FPS、讓遊戲專注在最佳核心群上。
在 Ryzen 9 上效果最明顯,對 Ryzen 7 以下影響不大
• TDP to 105W:AMD Zen5 的預設行為控制
• Performance Preset / Thermal Limit:平台溫控限制
• CPU / GFX Overclocking:手動超 CPU 或 iGPU
• DRAM 設定完整:
– DRAM Profile(XMP/EXPO)
– Timing Configuration
– Bus & Voltage(UCLK / VDD / VDDQ )

Advanced(進階設定)
主要是平台機能控制,例如 USB、SATA、NVMe、PCIe 模式、休眠、省電行為等。
大部分玩家不會每天碰,但要調 PCIe Gen4/Gen5 相容性、或手動調整 IOMMU
或者頻寬設定等進階需求的話就會用到。
記憶體效能(AIDA64)
AIDA64 的跑分與延遲表現:
• Read:58,930 MB/s
• Write:82,408 MB/s
• Copy:56,782 MB/s
• Latency:75.3ns
延遲落在 75 ns 同時記憶體頻率也正邁向8000MT/s高頻段
對於AI運算需求以及遊戲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CPU-Z 單核 828、多核 8131。
9700X 這張板子上維持 5.5GHz Boost。

CPU-Z 主板資訊。
https://i.imgur.com/7xKonfV.png
CrystalDiskInfo 顯示介面為 PCIe 5.0 x4
溫度控制在 37°C 原廠 Blazing M.2 散熱片壓得住使用。

SuperPI 測試
SuperPI 16M → 2m 43s。憶體延遲,表現與一般 8000MHz 搭載接近。

V-Ray Benchmark
9700X 在這平台上跑出 15347 vsamples 渲染工作量算中高階等級
V-Ray 分數與同處理器的落差不大。
X870 Nova WiFi 心得 / 結語
新的 PG NOVA 系列帶科技感、能量感、速度感
定位新的 GAMING 中高階提供玩家所需的主流規格
優點:
• 雙 Gen5 M.2 也是同價位類似同歸中少見之選
• 18+2+1 供電夠強悍
• Debug LED、開關鍵、EZ Release 裸測友善
• USB4 兩組非常實用
• 散熱片大面積、外觀低調沉穩
缺點:
• 網路最高只有 5GbE,沒有 10GbE。
• 背板比較容易產生細微刮痕,算是見仁見智。
• M.2、SATA、USB4 與第二條 PCIe 插槽之間有頻寬共享
這點是否算缺點其實還能討論,主要是 X870 晶片組本身通道就有限
也是這類晶片組在定價上能壓到萬元內的原因。
總結來說,X870 Nova WiFi 算是萬元內 AM5 裝機裡規格堆得相當完整的新選擇
包含強悍 18+2+1(80A) 供電以及擴充相當實用的五組 M.2 SSD 配置插槽
尤其雙 Gen5 M.2 的配置,讓它在內容創作、高速儲存類需求上更有實際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