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玩到 MSI WindPad 110W 後,其實對 Windows7 的平板有些失去信心,架構果然還是不是對平板設計的,應該說不是對手持裝置設計的。甚至連打字鍵盤都沒辦法全螢幕來打字,我使用 iPAD 時感到最遺憾的就是打字輸入太弱,沒想到 WIN7 平板一樣不太行。但如果反過來想,平板的優點是什麼?而筆電的優點又是什麼?是輕薄嗎?是電力超強嗎?對使用者來說,需要的是一個閱讀工具還是一個生產力工具呢?
acer:通通參在一起作撒尿牛丸不就好了!!
是的,acer 反其道而行,他想的不是一台要跟 iPAD 或是誰對打的平板電腦,我認為 acer 只是擷取了平板的優點而做出了一台輕薄(較一般筆電),電力長(連續使用六小時),且還配了一個很好很強大的鍵盤底座,還能跑 1080P 的 Acer Iconia W500!
不過…只看表面總會覺得產品很神,真正玩起來到底如何呢?
規格列表
- 作業系統:Windows7
- CPU: AMD C-50 1GHz
- 記憶體: 2GB DDR3 1333
- 硬碟:32GB SSD
- 螢幕:10.1 吋 WXGA TFT 電容感應
- 130萬畫素視訊鏡頭
- 4個 USB 、1個 HDMI。
- 電力可連續使用六小時
W500 動手玩!
▼ 資訊展現場
這次把玩 W500 是在2011台北電腦應用展上頭玩到的,在 acer 的大攤位還沒看到,反倒是在 amd 這邊的攤位找到了,奇哉怪也。
▼ 重量其實還好,雖然帳面上重量高達 9xx克,但實際拿起來會覺得還ok,單手會十分吃力,雙手就穩當當。不過還是不適合一直拿著使用。

▼ 後頭的喇叭,展場過於吵雜,聽不太出效果,但聲音很大。

▼ 也是有杜比認證。

▼ Windows 平板才會有的,散熱風扇!!

▼ 視訊鏡頭,前後皆130萬畫素。

鍵盤設計的不錯
W500 除了硬體上配置了有不錯 GPU 的 AMD C-50 以外,最大的賣點就是那個可以合體的鍵盤。類似變形金剛,大家都知道,有鍵盤才好打字,如果您家裡已經有一台平板電腦的人肯定可以體會我這句話。▼ W500 的鍵盤配件

這個鍵盤我個人十分喜歡,打起來行程偏短,手感與一般筆電差不多,中間還附有類似 Thinkpad 的小黑點,不過老實說,小黑點的手感比小紅點差多了,雖然習慣後應該還是會比觸控版好用。上方的接頭是兩個金屬棒棒與一個 USB 頭。是的,這不是什麼特規接頭,就只是一個 USB 鍵盤,鍵盤裡頭沒有電池也沒有其他功能,跟變形金剛不同。但也因為這樣,鍵盤重量就輕得多,大約只有五百多六百公克,而 W500 機身大概900左右。
▼ 滑鼠左右鍵作在空白鍵下方兩側,與 ThinkPad 相同。

▼ 鍵盤行程偏短,手感一般,小黑點無法按下去

▼ 合體時要對準,另外合體時是無法直接合起來的。

▼ 合體!合體後滿穩的,不過不能拿起來倒著(廢話)。

▼ 要像一般筆電合起來必須要先把鍵盤拿下來,然後機子上頭的磁扣對準四角蓋上去。

1080P? OK!
因為會場的網路實在有跟沒有一樣,所以無法測試到像 Youtube 的1080P 能不能撥,姑且用機子裡頭的影片檔測試。▼ 1080P 影片測試。
因為手殘按錯,所以影片只有這一小段……。1080P 影片 W500 撥起來還滿游刃有餘的,CPU負載大約也在 50% 上下,相較於 ATOM 的表現是好得太多,包了顆 GPU 果然厲害!
▼ 1080P,OK的!

喚醒時間大約兩秒,運作穩定
相較於上次測試 MSI WindPad 110w 時常常遇到無法喚醒機器的問題,acer 的 W500 顯然穩定且快速多了,這才像個要上市賣給人用的產品嘛!▼ 我請展示人員幫我測試喚醒速度,可以看到雖然速度不比 ANDROID 平板、iPAD ,但速度也很接近了,以 Windows 來說感覺很不錯。
▼ 正面的開始鍵也可以喚醒機器。
▼ 雖只有短暫試玩,但在把玩過程中都很穩定,速度也不錯(SSD真是神物)。

結語
相較於前陣子把玩的MSI WindPad 110W ,這次 acer W500 給我的印象好太多了,雖然電力與上網效能還未能測試,但在電腦應用展人海的摧殘中,我在把玩時仍能穩定的運行與不錯的速度(真的,很不錯,我想 SSD 真的威能罩很大。),播放 1080P 影片也游刃有餘,但無法測試到 YOUTUBE 網頁是否也能撥到 1080P(同樣 CPU 的 WindPad 110w 在這邊表現非常慘烈。)機身重量不甚出色,單手拿會感到十分吃力,雙手拿還算ok,但也無法久持,需要放到底座上。邊框設計的不錯,拿起來滿就手的,負擔比較小。鍵盤設計的不錯,打起來與一般筆電差不多,拿掉觸控版換成小黑點算是一個亮點,雖然比起正牌小紅點還是難用些。在把玩後,我個人覺得,acer 不是想要作一台平板電腦,而是想要作一台有著平板優點的筆電(從底座內附不另單賣中思考。)。作為一台 Win7 筆電,他的重量(約1.5 KG)很難算是小筆電之流,效能較 ATOM 系列的小筆電強,如果以他的價格帶附近的筆電來比(約一萬九左右),他的效能又比不過那些筆電。但以攜帶性來比,拿掉鍵盤他就一瞬間成為輕薄筆電的身材,以價格來說又較真正的輕薄筆電便宜許多;這個區位其實很妙,一台可以以平板看待的筆電,用百分比來說的話大概 35% 平板、65% 筆電這樣子的個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