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Lumix GF3 全面對決 Olympus E-P3

攝影 · Dr.J · 發表於 2011-09-23 08:40 · · 檢舉

可交換鏡頭相機廝殺得越來越激烈,OlympusPanasonic 推新機速度都相當快,最近兩家分別再推 E-P3 以及 Lumix DMC-GF3 這兩款相機,各有其特色及定位,都有接班下一世代可交換鏡頭相機寶座的光環,好菜推出就看你選那一款。

參賽選手介紹

Olympus E-P3

● 螢幕:3吋61萬色觸控OLED
● 閃燈:內建閃燈
● 尺寸:122×69×34 mm
● 重量:335g
● 價格:雙鏡組:36,980元
● 變焦鏡組(14-42mm):30,980元
● 定焦鏡組(14mm F2.5):24,900元

Panasonic Lumix DMC-GF3

● 螢幕:3吋46萬色觸控LCD
● 閃燈:內建閃燈(不支援熱靴)
● 尺寸:108×67×33 mm
● 重量:319 g
● 價格:雙鏡組:22,900元
● 變焦鏡組(14-42mm):17,900元
● 定焦鏡組(14mm F2.5):18,900元

外型篇

Olympus E-P3:新加入3吋電容式OLED觸控螢幕

E-P3是O家可交換鏡頭相機中比較高階的一個系列,新機規格更形完整,與上代相較,E-P3外觀最大差別,主要是按鍵新增了第二組Fn鍵、獨立錄影鍵,且終於有內建閃燈,螢幕最大變化就是改用3吋OLED觸控螢幕,螢幕表現的精細度及觸控對焦的直覺,都有很大突破。

另外,還有個小改變就是握把部分,新增了可拆卸式握把,用一個十元硬幣就可以輕鬆安裝、拆卸,握把已經推出不少樣式選擇,裝上握把可加強握感之外,並增添了古典美、加強外型的特色;而機身轉盤、按鍵隨著配置的改變,也有些位移以及變化,像是針對機頂閃燈,因此轉盤移到右側,左側則是機頂閃燈位置,轉盤也變成正常的位置,比前代機頂下陷的位置設計要好操作許多。

▲ 機頂多一顆Fn鍵,轉盤也移到右側,用起來比較順手,電源鍵也移到較右側。

▲ 增加了內建的機頂閃燈,位置在偏左側機頂,彈跳式閃燈是用下方的按鍵開啟。

Panasonic Lumix DMC-GF3:更圓潤有型

累積到現在,Panasonic是推出可交換鏡頭廠商中選擇最多、機種最完整的一家,GF3推出離上代也只有半年多,從外觀上就有不小的改變,更流線、輕小,完整交換鏡頭攜帶性的要求,並有五種顏色選擇,不愧是女友二號機的接班人,外型很吸引人之外,可以很容易挑到喜歡的顏色。

其實從正面看,跟前代的線條非常類似,只是在機頂更凸起,感覺整體線條更流線,機頂在GF2時是熱靴位置,內建閃燈是正面右側,GF3則將閃燈放中央,一樣是彈跳閃燈,但是就把熱靴取消掉了,這樣設計主要也是因為主打入門市場,對一般使用者外接閃燈的需求並不高,但是少了閃燈,想要拍攝棚內、室內的場景,尤其是有拍商品需求的人,就會比較不方便,會有點可惜。

▲ 機頂按鍵排列又稍微緊湊了些,比對一下GF2,機頂少了立體聲麥克風孔。

▲ 閃燈移到正中央,原本在中央的熱靴被取消了,入門使用者用到機會不多,但還是有點可惜。

規格篇

Olympus E-P3:價格高一截,規格也多更多

在同樣單鏡組合的價格,E-P3售價會高出GF3一大截,不過論規格及功能,E-P3也會高出一截,且比前代進步不少,像是核心的True Pic VI雙核心影像處理器、FAST增頻式感應器、3吋61萬畫素OLED觸控式螢幕、Full HD錄影等,可明顯感覺對焦速度的提升,操作速度以及拍照節奏都可以比較明快,且終於加入對焦輔助燈,這些小細節也都補齊了,可以說是Olympus目前規格最完整的一台可交換鏡頭相機。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3吋觸控螢幕,61萬畫素螢幕在瀏覽相片比較舒服了,馬上拍好的照片,可以看到細緻的呈現,且觸控螢幕是電容式,要用指腹操作,操作並不是全面性的,只有變更對焦點以及觸發快門等作用而已。

▲ 3吋61萬畫素的觸控螢幕,是E-P3非常吸引人的一點,有漂亮的螢幕以及觸控的方便性。

▲ 頗具特色的新增配置,就是可以拆卸的握把,Olympus也已經準備好數種握把選擇。

Panasonic Lumix DMC-GF3:小幅降低的規格

價格便宜到驚人的GF3,雙鏡組也才2萬多元,光是價格就非常吸引人,也點出它講求大眾化的定位,因此在規格與上代相比差不多,同樣是1210萬畫素4/3 LiveMOS、Full HD錄影、ISO最高6400等,不過規格還是有部份提升,像是連拍速度提高到3.8fps。

從GF2開始就有的3吋46萬畫素觸控螢幕,也延續到GF3身上,它的觸控功能還是一樣,只有部分功能可以在螢幕上操作,比較不同的是螢幕右側的五向鍵改成轉盤,但原本GF2五向鍵右上角的轉盤就取消掉了,五向鍵改成轉盤對操作有很大幫助,許多可交換鏡頭、單眼相機近期都慣用轉盤,進入拍照模式選單時,就可以用轉盤選擇要的功能,邏輯上會與Sony的NEX系列有些類似。

▲ 3吋46萬畫素觸控螢幕,螢幕沒有比E-P3細緻,不過可觸控功能比較多。

▲ 有時候會搞不清楚那些功能可以在螢幕使用,右側改成轉盤,對操作流暢有很大的幫助。

<後面還有操作篇、特效篇>

延伸閱讀:

Panasonic LUMIX GF3 對決 SONY NEX-C3 與採購建議

操作篇

Olympus E-P3:35點對焦系統

  • 感光元件類型:M4/3,Live Mos
  • 像素:1230萬
  • 觀景窗:無(可透過熱靴擴充)
  • 鏡頭規格:M4/3
  • 連拍速度:5 fps
  • 特殊拍照模式:包覆式藝術濾鏡模式、十種特效
  • 鏡頭支援:有轉接環、支援所有M4/3鏡頭

整體的操作速度都提升不少,尤其是在換上了新的35點自動對焦,加上FAST AF自動對焦系統,整體拍照效率提升非常多,而對焦系統也有新的群組模式,可以橫向、直向的 3X3區域對焦,加速區域對焦及小範圍對焦的速度。 自動對焦模式有全時自動對焦的S-AF、追蹤對焦C-AF以及混合式對焦模式(S-AF+MF)等,這些對焦模式都可以套用於錄影時,也對錄影的精準對焦有很大幫助。

主要的操作還是以按鍵執行,觸控螢幕則是輔助對焦點功能為主,可用觸控螢幕變更對焦點、調整對焦框範圍、觸控釋放快門,在播放相片時,可以用觸控螢幕滑動選擇上下張相片,連續按兩下則可放大相片,但就沒有兩指縮放相片的功能,縮放就只能用右側的滑桿。

▲ 35點觸控對焦,對焦速度快、可自訂的對焦範圍廣,是E-P3非常吸引人的一點。

▲ 觸控螢幕以對焦操作為主,可觸控對焦、觸發快門以及變更對焦區域,但操作仍以按鍵為主。

Panasonic Lumix DMC-GF3:可觸控對焦、也可操作選項

  • 感光元件類型:M4/3,Live Mos
  • 像素:1306萬
  • 觀景窗:無
  • 鏡頭規格:M4/3
  • 連拍速度:3.8fps
  • 特殊拍照模式:iA、iA+、創意特效
  • 鏡頭支援:有轉接環、支援所有M4/3鏡頭

它的觸控螢幕與前代相同,都是「半」觸控操作,部份重點功能可以用螢幕,但選單之類的就改用按鍵,選單並沒有太大改變,最大不同就是拍攝模式多了個轉盤的介面,也是因為螢幕側改成轉盤設計,因此介面也跟著變成轉盤形式,用轉盤確實對操作速度有很大幫助。

其他選單大致與前代差不多,有些介面圖案有些微的美化,看起來更好看。觸控螢幕能指定對焦位置、觸發快門之外,設定對焦模式後還有人臉辨識、追焦、單點等對焦功能。在相機上看相片,觸控螢幕也是很重要的設計,用按兩下放大相片、左右滑移瀏覽上下張相片,都正常且也很順手,不過相片若是可以加入一些手繪、修圖功能,就更能善用觸控螢幕了。

▲ 新的轉盤介面,主要也是搭配前代的實體五向鍵改成轉盤模式。

▲ 觸控螢幕在瀏覽相片時可以放大相片、滑動選取相片,非常方便。

特效篇

Olympus E-P3:內建十種特效

近期相機最常玩的就是特效模式,E-P3也內建數十種特效,數量算是不少,其中比較特別的就是針孔、透視、戲劇性色調這幾個特效,透視比較像是其他機種稱的玩具特效、而戲劇性色調則會表現在亮部及暗部的對比加強上面,都是很有特色的特效模式,部分特效還能設定表現能力;另外,還新增外框功能,有白框、星光與柔邊等,部分特效可以疊加,讓影像更有創意。

▲ 新增數十種特效,比較有趣的有針孔、透視、戲劇性色調等,可以讓影像趣味度更高。

▲ 還新增外框功能,有白框、星光與柔邊等外框及特效。

▲ 用戲劇性色調拍攝的照片,會加強暗部及亮部的對比,是從E-5下放而來的功能。

▲ 增加外框、星光與柔邊等特效後畫面更有特色,這張是柔焦效果加上星光效果。

Panasonic Lumix DMC-GF3:特效不多 實用性功能居多

並沒有為GF3加入更多創意特效,只有生動、復古、明調、復古色、高動態、玩具效果這六種創意特效,都可以套用於錄影,在錄影時使用玩具效果,如果運用得宜會別有一番特色;另外,還有一種照片樣式,也有六種色彩模式選擇,同樣可套用於錄影,可以呈現的影像變化也不算太低。

iA+是再進化的智能自動模式,這個新的iA+除了自動場景之外,能微調曝光、白平衡功能、柔焦等,加強iA模式下沒有任何手動功能的缺點。

▲ GF3有生動、復古、明調、復古色、高動態、玩具效果六種創意特效。

▲ 還有照片樣式提供七個色彩變化,而且每種色彩設定還可以再自己變化。

▲ 創意特效有復古及復古色兩種特效,復古色會整個畫面比較偏褐色。

▲ 用玩具特效模式近距離拍攝建築物,會別有一番趣味。

<後面還有畫質篇、錄影篇>

延伸閱讀:

Panasonic GF3 對決 GF2 大評測

畫質篇

Olympus E-P3:感光度範圍約1600

E-P3的畫質表現不俗,成像比上代還要優異,影像紮實,邊緣稍微衰減,但也不會太明顯,感光度及銳利度都頗佳,E-P3的高ISO拉高至12800,不過感光度工作範圍在ISO1600以下都可以接受,ISO降至800時影像純淨度還算不錯,且噪訊也不明顯,與E-P2水準相當。

隨E-P3推出的新鏡頭,14-42mm和40-150mm,與前作是相同的光學結構配置,推出銀色版本搭配銀色機種的E-P3,對焦環師法老鏡加入粗顆粒,感覺很有質感。

▲ 快門:1/200、光圈:F3.5、感光度:ISO 200、模式:S。

▲ 快門:1/125、光圈:F3.5、感光度:ISO200、模式:S。

Panasonic Lumix DMC-GF3:ISO上看3200

色彩比起前代有些不一樣了,色彩在紅、綠色更強烈,表現更生動、討喜,對比的立體感也比過去明顯,影像紮實度也很不錯,整體來說影像表現得更有魅力,如果使用時再套用智能動態、陰影補償這幾項功能後,補強拍攝時的對比、暗角等缺陷,還能讓影像更有出色。至於ISO表現,GF3可接受的工作範圍上看ISO 3200,比起前代GF2還要提升一級,是很大的進步,不過建議保險起見最好還是以ISO 1600做為極限值。

▲ 快門:1/1300、光圈:F2.5、感光度:ISO 160、模式:S。

▲ 快門:1/15、光圈:F2.5、感光度:ISO 160、模式:S。

錄影篇

Olympus E-P3:錄影可套用ART模式

  • 影片解析度:1920×1080/30fps
  • 影片格式:AVCHD
  • 麥克風:立體聲麥克風
  • 喇叭:內建喇叭
  • 獨立錄影鍵:有
  • 輸出入端子:HDMI、USB
  • 錄影控制:PASM、ART模式、白平衡、ISO設定(M模式下)

至於錄影能力,除了將最高解析度調升至Full HD之外,並沒有太大突破,無論錄影對焦速度、精準度都很不錯,鏡頭對焦頗為安靜、轉動對焦環也很滑順,不會因為過緊而出現畫面強烈抖動,但CMOS產生的果凍效應還是不可免。

至於錄影可套用的模式也很精采,除了PSAM都可以用之外,還有10種ART特效可套用,不過ISO只有在M模式下可以設定;更讓人驚喜的是,錄影時也可以同步拍照,不必停下錄影中間穿插拍照。

▲ 錄影時可套用手動模式以及眾多ART特效,可以拍攝很有特色的影片。

▲ 有完整手動模式,並且在錄影時也可以同時拍照,不必停下錄影。

▲ E-P3在Full HD解析度下錄影的螢幕截圖。

Panasonic Lumix DMC-GF3:錄影功能與上代看齊

  • 影片解析度:1920×1080/60fps
  • 影片格式:AVCHD、MJPEG
  • 麥克風:單聲道麥克風
  • 喇叭:內建喇叭
  • 獨立錄影鍵:有
  • 輸出入端子:HDMI、USB
  • 錄影控制:白平衡、創意控制、曝光補償、光圈(A模式下)

至於錄影功能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維持同樣的1920×1080/60fps解析度、有獨力錄影鍵,位元率仍是17Mbps,錄影時還可觸控對焦,是強調被攝體很方便的模式,錄影時可以套用一些簡單的特效及參數設定,像是創意模式可以套用、追蹤對焦可以套用,不過花樣就沒有E-P3這麼多了。由於測試時的14-42mm鏡頭對焦環較緊,因此在變焦時,會有比較強烈的抖動,變焦時會感覺很明顯的晃動,是一點小缺點,拿掉立體聲麥克風也是有點可惜。

▲ 錄影可以套用創意模式,且對焦模式還有觸控對焦、追蹤對焦等。

▲ 設定選單與GF2相同,可設定畫質、對焦模式、對焦測光等重點功能。

▲ GF3在Full HD解析度下錄影的螢幕截圖。

延伸閱讀:

Sony NEX-C3 vs NEX-3,新舊款相機同堂對決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