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阿里山花季森林遊樂區內的主要賞花景點便湧進大批賞花人潮,櫻花海的盛況映照著藍天白雲,加上川流不息的遊客,對攝影人而言,取景構圖皆是很大的挑戰。以下筆者針對阿里山各大賞花景點,依照二十多年來的觀察跟各位網友們分享,請各位記得筆記下來嘿!

阿里山賓館浪漫花道

與吉野櫻鐵道的盛況相比,阿里山賓館周遭的花海則是推薦的另一景點。遠在日治時期,檜木建築的阿里山俱樂部即為賓館的前身,建築物周遭大片廣植的吉野櫻,不因光復後的剷除而遜色。特別是賓館前的依山勢而見的櫻花庭院,是偶像劇最佳的浪漫拍攝景點。


▲賓館庭院盛開的吉野櫻。

上午的豔陽天,佇立在庭院前,仰望或是俯視均是數大便是美的花海景致。以廣角端拍攝可表現花海的氣勢,中望遠端或近攝鏡頭則是呈現櫻花局部的美感。午後一陣雲霧襲來,霧裡看花的意境別有一番風味,傍晚雲層散去,偶有雲海相伴,此等日落雲海賞櫻花的情趣只有在阿里山賓館才有。至於浪漫的夜櫻,趁著夜色未涼前,庭院前的情人雅座可是搭配夜櫻取景的主角之一。由於阿里山賓館將燈泡綑綁在吉野櫻的枝條間,拍攝夜櫻的難度遠比九族文化村的還要高,往往造成燈泡過曝、花朵曝光不足的窘境。業者如能從善如流,改採投射光方式,搭配不同的燈光效果,將可讓阿里山獨一無二的夜櫻景致增色不少。阿里山賓館的櫻花攝影可以安排上午時段,下午四點之後的日落櫻花版有時會碰上難得的雲海,加上色溫的變化,都是本區獨家的賣點。


▲阿里山賓館也有提供賞夜櫻活動,但可惜採用燈泡發光模式,讓夜櫻拍攝難度提升了不少。

 

貴賓館日式經典花道

貴賓館即所謂的「蔣公行館」,日治時期為當時日本皇室貴族的阿里山行館,典雅的建築至今依然保存完整面貌。貴賓館的建築物分成本館與附屬館兩座,本館全日開放,每週三館內開放參觀;附屬館為林務局的第一招待所,不開放民眾參觀。貴賓館的櫻花以庭院周遭的吉野櫻為主,正門前有幾棵遊樂區內少見的五所櫻,每年三月底為盛開時期,屬於體型較為嬌小的櫻花品種,可惜知道的遊客並不多。

欲拍攝貴賓館的櫻花可與第一招待所連成一氣,貴賓館地處陰濕的森林內處,終日陽光不多,約莫中午時分才有陽光進入,周圍地形景物環繞,日照對比強烈,對光 線控制考驗甚大。貴賓館後側方有棚架搭成的多花紫藤與吉野櫻和郁李的老樹,是拍攝貴賓館的秘境之一。第一招待所的日式建築亦是拍攝吉野櫻的重要景物,庭院 前有數棵吉野櫻、緋寒櫻及郁李,最佳的拍攝時段是清晨日出之後,陽光灑落在招待所及庭院前的吉野櫻,營造出獨特的櫻花意境。建築物旁往貴賓館的小徑,亦是 取景不可錯過之處,蜿蜒的縱深加上吉野櫻的點綴,是阿里山少見的花季畫面。


▲第一招待所為昔日貴賓館的附屬館,具有強烈的日式櫻花風情。


▲貴賓館是花季最幽靜隱密的賞花景點。

【註】:林務局第一招待所為公務宿舍,賞景攝影之餘,需注意勿侵犯住宿者的隱私及權益。

 

木蘭園無障礙花道

木蘭園位於姊妹潭往受鎮宮的中途點,昔日因養鹿而有「梅花鹿園」之稱,今鹿園早已裁撤多年,留下滿山遍野的毛地黃與山櫻花,後因林務局廣植白木蘭與深色紫玉蘭而更名為「木蘭園」。

木蘭園雖以木蘭花取勝,花季期間的人氣雖不若遊樂區內熱門的賞櫻景點,但最大特色在於吉野櫻搭配小橋流水的景致,與山櫻花紅白相間交織而成的畫面,加上無任何人工設施(如電線桿、建築物),堪稱是最無障礙的賞櫻情境。


▲木蘭園無人工障礙的空間,紅白交錯的花景令人驚豔。

此區的花季植物包括山櫻花、吉野櫻、千島櫻、霧社櫻及木蘭花、梅花、梨花等。拍攝時段建議清晨日出之後,綠草如茵搭配紅白櫻花及藍天美景,色彩豔麗完全不用外掛偏光鏡。如遇雨過天晴的清晨,還有機會一睹斜射光的美景。另外,時間許可的話,可以進入廢棄的梅花鹿園,內種有一棵遊樂區僅存的霧社櫻,漫步草坡叢居高臨下的視野一極棒,還可搭配小塔山及木蘭園的全景一併入鏡。


▲白木蘭與深色紫玉蘭是木蘭園數量最多的植物。

 

祝山日出陽光大道

大部分來到阿里山的遊客都會將日出列為必備的行程,即使在冬日嚴寒的清晨,在幾近零度低溫的祝山山頭,仍有大批遊客期待曙光乍現的奇景。雖然日出之後的半小時內,遊客大都選擇下山為主要方式,但可別以為祝山只有日出的美景,清晨的祝山適合賞鳥、觀景,到了櫻花季期間,車站往直昇機停機坪的車道旁,盡是盛開的吉野櫻。

如果不想和其他攝影人在沼平、賓館等景點卡位,祝山的吉野櫻倒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花季攝影點。環境清幽遊客少,少了喧鬧多了幾許寧靜,往東還可搭配玉山群峰為背景,值得拍完日出後,花點時間細細品味祝山的吉野櫻。


▲祝山車站日出之後的吉野櫻少了遊客的喧囂,適合細細品味拍攝。


▲風吹雪的落櫻繽紛景象只有在祝山才能完全體會。

 

漫步在雲端

漫步在雲端是阿里山香林國小黃源明老師所架設的資訊交流網站,其中除了提供阿里山詳細旅遊資訊外,還有黃老師數十年的拍攝經驗教學,是各位讀者前往阿里山賞櫻拍照前必定瀏覽網站。

 

作者/ 攝影:黃源明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 雜誌NO.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