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長於德國西南端黑森林的 Alexander Binder ,密不見光的針葉林所編織成的幽影幢幢是每天掛在他眼簾下的風景。也許在遊客心中德國黑森林是由童話與城堡所建構的世外桃源,但對Alexander來說,家鄉獨一無二的景緻既是靈感的來源,卻也同時是困乏無趣的牢寵,欠缺新知的刺激;Alexander最大的娛樂便是在鎮上的影帶出租店尋找各式各樣的恐怖片,反覆地看著 Tobe Hooper 的《 德州電鋸殺人狂 》一遍又一遍,沉浸於黑金屬嘶聲狂奏裡。

自製鏡頭捕捉荒野傳奇

明亮與黑暗瞬間交錯的剎那,視覺掙脫理性繩索如脫韁野馬飛躍,在錯綜的顏色與線條形體撲朔迷離間,激起尚未發掘的記憶,深處的恐懼如同掩藏於極地洋面下的廣漠冰山,在適應光線轉換、重新調校瞳孔焦距之前,排山倒海一傾而出。早已忘卻的,在襁褓時期所聽聞過的鄉野傳奇、魔幻神話,不可觸知卻在唇舌耳頰間窸窣絮語,想要置若罔聞卻又總是在午夜霧起時如網如咒撲天蓋地而來的畏怯驚顫與迷信禁忌,都讓毛細孔倏地緊縮心跳落了一拍。這或許就是Alexander Binder所追求瞬眼驚惶吧。對不到焦點的畫面、濃重卻又無痕暈染的色塊,找不到解釋的根基,卻似乎忠實掌握了心底潛藏的黑暗實象。


▲Infestation / Intrusion

 

Self-built lenses to capture the wild

人口密度低加強了人與自然的聯繫,成人對孩子的放任態度也給了他專注於自我愛好的空間。自十二歲開始,他就往來於林蔭密道,收集各種動物的屍骸,飛禽地鼠之類必不可少,鹿的頭骨和對角也是他為數眾多的珍藏之一。

十四歲時母親給了他一台簡便的塑膠相機,自此攝影成了他的愛好。金屬樂文化裡,經常將自創的神話與鄉野傳奇與音樂結合,同時講求現場表演所營造的戲劇效果。Alexander Binder就從熱愛的金屬文化和恐怖電影尋找靈感。他的模特兒通常是他熟習已久的朋友,而父親就是他最好的模特兒之一。三五好友一起走入山林踏上攝影行程,通常長達數小時甚或數天。身上只攜帶著最簡單的行囊,包括相機鏡頭和戲服面具,等待靈感與氣氛結合時刻的同時,踏在落葉殘枝上的腳步也引領著他們朝幽闇之心冒險。

他所呈現的,介於人與獸,如荒野神靈的存在,就像英國藝術雙人組提姆‧諾博(Tim Noble)和蘇‧韋伯斯特(Sue Webster)的雕塑,由標本、屍體、骨骸所堆砌,投影出人的形象,將死亡的隱喻包裝在人形的影子裡。Alexander Binder跋涉山林、出演幽怪,更是直視人性影翳的喚靈祭。


▲Infestation / Intrusion


▲Infestation / Intrusion


▲Traum II / Dream II

 

(Alexander Binder的鏡頭都是自己DIY?!)

自製鏡頭拍出一片天

在科技日新月異,不管是相機、鏡頭和後製技巧都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Alexander Binder卻捨棄高階或專業的配備。為了方便攜帶及配合他稍嫌小巧的手掌, 他選擇了基本的Olympus單眼機身;而手邊絕大多數的鏡頭,居然是他自己摸索手作完成的!不管是簡易的針眼鏡頭,或是用刮鬍刀、壓克力片、廢棄玻璃和塑膠玩具,都能成為他最佳拍照利器。旁人眼中顯得幼稚可笑的組裝鏡頭,有著他所追求的,失焦、模糊,如隔水之影不斷漫延渙散的影像,描述著山妖水怪的異想世界。喜歡狂按快門的他,雖然選擇數位相機為創作工具,但強調過期底片獨有的景象顯影無可取代。

耀光一向被當作鏡頭的缺陷,但在Alexander Binder的掌握下,卻成了一道道饒富詩意的虹光,拉起魔幻秘法的布幔。這一系列的影像收錄在名為《Traum(夢)》的攝影集裡。Alexander Binder被冰島冰火交融的景觀所震撼,有別於以往慣用的黑白影像,多方嘗試耀光的掌握。樹幹後遲疑不前的雄鹿,在光暈下過曝而模糊不清直撲而來的黑熊,黑暗中發出幽光的手骨,於七彩輝映下,更顯詭祕。夢境對藝術家而言,是想像力奔馳的荒原國境。


▲Allerseelen / Souls


▲Maleficium II / Crime II

 

Susan Hiller在一九七三年所做的 Dream Mapping 計畫:十二位參與者睡在英國漢普夏郡(Hampshire)的鄉間野外,圍成圓形入睡,並以圖畫文字或聲音紀錄下所有人每一晚的夢境。根據傳說,這樣的睡眠儀式開啟前往靈界的道路。出生於萬聖夜,且熱衷於異教、神祕儀式的Alexander Binder,則透過相機追捕著夢境。在他的夢境裡,生物都像挪威插畫家Theodor Kittelsen的作品般,這是一個植物與動物肢解再拼湊組裝,獸頭人身在薄霧中獨自行走,侏儒與樹靈神出鬼沒的世界。


▲Allerseelen / Souls

 

作者簡介

NAGAAKI SHAW
打滾亞洲設計市場泥濘多年,曾旅居英倫成立影像工作室與繩子街民宿。現為設計、生活寫真家,最愛以文字與影像為碎嘴出口,為創意文化作一手裁切。目前替國內外雜誌專欄撰稿與攝影。曾協助「亂,有秩序」聯展、都市酵母計畫展出,獲選2011國際攝影部落格大賞競賽及許多國際視覺平面、產品設計競賽優選、邀展。


SUMMER HUNG
長年旅居英倫的Summer Hung,興趣廣泛,對藝術、文學、設計、攝影多方涉獵,專精於倫敦當代劇場觀察評論,亦修習劇場設計與藝術創作。搞笑成癮愛戲成痴、為人瘋癲花前風流,無一不備無一不精。從事文字創作與藝文報導多年,高談闊論舞文弄墨,把酒言歡相濡以沫,在紙與筆間建牆造車,攻城掠地。

延伸閱讀

Sam Schubert 就愛與 街景 融為一體

攝影人舞台:沈昭良的紀實攝影與影像創作 專訪

我「 宅 」故我在,王建揚 攝影師 專訪

堅持夢想的日籍婚禮攝影師 由利正忠 專訪

旅遊最愛 TAMRON AF 18-270mm F3.5-6.3 Di II VC PZD 評測報告

 

本文同步刊載於 當代攝影新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