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文藝復興 時期,透視和人體的認識,讓 達文西 、 米開朗基羅 和 拉斐爾 能夠畫出栩栩如生,飽實立體的人物,繪畫與真實的糾葛持續不斷地加溫,而在二十世紀六零年代 照相寫實主義 ( Photorealism )的興起達到高峰,在現場拍攝相片以建立翔實的空間感,再畫出幾可亂真的作品。荷蘭攝影師 Desiree Dolron 受到荷蘭原始畫派的啟發,讓他試圖利用攝影來模擬帶有平面感的古典繪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吧!

演繹攝影與繪畫百年的繾綣對話 

美國畫家Richard Estes的一系列畫作,從物體表面的質地,反射的效果,空間的立體感,不同時間陽光與空氣影響的氛圍,都被精確地捕捉在一方畫布之上。也許,這是繪畫追求所謂真實的極致。而攝影卻似乎是逆向而行,器材的演進、快門與光圈的搭配,都在講求一瞬間的捕捉,留下眼之所見就在彈指之間。然而,攝影師卻背道而馳,手上握著最先進的機器之眼,卻企求著將底片變為畫布的方法。

Hendrik Kerstens師法荷蘭黃金時期的大師作品,特別是Johannes Vermeer的畫作《戴著珍珠耳環的女孩》,長期以他的女兒為模特兒的肖像照,其中的《Bag》讓他成為泰勒威辛(Taylor Wessing)肖像獎二○○八年的得主。同樣參考維米爾的另一幅畫作《A Girl Reading At An Open Window》,著名當代英國攝影師Tom Hunter以相似的構圖、擺設與光線,拍攝出《Woman Reading Possession Order》,講述的卻是現代人的困境,將場景設在倫敦東邊黑克尼(Hackney)區,下層階級的真實人生擺放在古典繪畫的光影色調裡,讓美與真實相映,歷史與當代互鑑。


▲Xterior VIll,2001~2006


▲The Anatomy Lecture Dr Niicolaes Tulp

 

被譽為當代荷蘭最重要的攝影師Desiree Dolron,選擇了不同角度演繹攝影與繪畫超過百年的繾綣對話。乍看之下和Hendrik Kerstens的肖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看後卻又發現大相逕庭。類似的四十五度側臉和藏黑如墨的背景之後,是截然不同的細節情感表露。

Hendrik Kerstens 如同其描摩的荷蘭大師(Dutch Masters)時代畫風,人物的皮膚透著自然的紅暈,微血管的輕微破裂,嘴唇飽滿卻不過度,略顯乾燥,頸間的細細皺摺,如同Rembrandt筆下的人物,沐浴在柔和的光暈裡,些微的缺陷更映照出主角的真實與立體。帶著古典美的人物卻佩戴著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物品,如用塑膠袋當作頭巾、一落雕花桌墊套在頸上成了依莉莎白時代的誇張蕾絲頸飾,都是Hendrik Kerstens以古貫今的幽默。

相較之下,Desiree Dolron的人物有著極致完美的簡約線條,平滑如緞的皮膚透著清冷的色澤,背景的黑色不若 Hendrik Kerstens,旨在突顯主角的立體存在,反而如霧嬝嬝而升盤踞於側漫散四周。反射著光透著銀白的上唇,絕佳的光影對比暈染反而離開了真實而似乎別闢蹊徑。


▲Xterior V, 2001~2006


▲Xterior ll, 2001~2006

 

(到底是誰影響Desiree Dolron的創作方式呢?)

Portrait of a Young Girl的啟發

啟發Desiree Dolron的,是荷蘭原始畫派(Flemish Primitives),特別是Rogier van der Weyden的畫作及Petrus Christus的《一位少女的畫像(Portrait of a Young Girl)》。這時期的畫作是文藝復興之初,對於人體肌肉的立體表現尚在摸索之中,因此這兩位大師的畫仍然帶有中世紀二元平面空間的影響,細膩的筆觸力求材質的表現與陰影的漸次堆疊,線條乾淨俐落,精準而順暢,然對三元立體的技巧未臻嫻熟而顯得平板。

Desiree Dolron 正是試圖用攝影來描摹帶著平面感的早期繪畫。長焦段的運用、空間的壓縮、光影的鋪陳,利用中型和大片幅相機長時間曝光後,再將十數張負片用電腦加以合成修飾,以達到平滑光潔如骨瓷一般的肌膚光暈,營造超越時間空間,介於生物與機器之間,理想假想與虛擬現實之間,極富未來感又透露著古典美的作品。

讓Desiree Dolron 家喻戶曉的《表象(Xterior)》(2001-2006))向荷蘭早期繪畫取經,而在此之前的《凝視(Gaze)》(1996)系列則讓人想起了印象派畫風。迥異於《Xterior》的犀利利索,Gaze沒有一條直線,沒有色彩間的分際,溫煦而飄忽,像是夢與睡眠交界的殘影。其實,這是將模特兒安置在大型水箱裡的效果。同樣使用慢速快門,模特兒們必須浸泡水中六小時,每張照片都必須避開口鼻間呼出的氣泡,反覆試驗不同打光,才能達到的效果。


▲Xterior XIll, 2001~2006


▲Manchet Nas,1991~1999

 

十四歲時愛上繪畫,二十歲開始接觸相機,之後一路自學,離開荷蘭到了紐約以攝影助理為業,接著往來於泰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甚至在印度待了一整年,後又不斷旅遊於北非南美各國,Desiree Dolron的作品裡有著對造型的敏銳品味,也因此廣受雜誌與時尚產業的邀約,但她卻毫無興趣一再回絕。除了《Xterior》和《Gaze》,遊歷各地時,宗教慶典與部落儀式讓她深深著迷,九年的旅程完成了《狂喜:信仰與死亡Exaltation : Image of Religion and Death》的系列影像。

在這裡,沒有電腦後製的痕跡,以紀實攝影的角度,紀錄了世界各地不同部落的宇宙觀、神話傳說、靈肉修煉與歡慶哀祭。被神靈佔據的肉體,掛滿繩結編織,被利刃劃過的疤痕、竹枝穿透的臉頰,訴說著人、神、獸三者的交相類比錯綜。《Gaze》和《Xterior》是Desiree Dolron個人所創的集體幻想,而《Exaltation》則是集體幻想成就了Desiree Dolron的個人紀實,絕對真實的影像裡記述了不可觸及的形而上追尋。


▲Gaze Study 16, 1996~1998


▲Gaze Study 15


▲Gaze Study 18


▲Gaze Study 2

 

延伸閱讀

當代攝影新銳: Alexander Binder 隱匿於真實中的異想世界

新手入門的必修學分:用光作畫

靜物怎麼拍才有fu? 攝影小技巧告訴你

解構主義 : 攝影 也能像 繪畫 一樣玩 顏色

 

本文同步刊載於 當代攝影新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