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book 由去年開戰之後,各家幾乎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 Ultrabook。隨著時間的前進,處理器也由 Sandy Bridge 要轉移到 Ivy Bridge 身上,第二代 Ultrabook 也緊接著要進一步更新,下半年我們將會看到更多 Ultrabook 活躍在市埸上。

開始成熟的超輕薄筆電

雖然 Ultrabook 看起來好像是個全新的東西,但其實筆電本來就是會不斷變薄的產品,往輕薄發展其實也只是剛好而已。當年的 CULV 就是筆電進化的一個標準產物,只可惜效能沒能跟上,光是有著輕薄機身和較低的價格並沒讓 CULV 有太多好的表現,不少人使用過後滿意度都不高,而 CULV 也撐不到第三代就消失不見。

用 SSD 和新一代 ULV 處理器的 Ultrabook 解決了過去輕薄筆電效能不足的問題,讓開機可以壓在15~20秒上下,同時藉由 SSD 高速讀取的優勢,讓筆電在開啟軟體時能有更快的表現。同時 Ultrabook 的機身再一次達到另一個極限,雖然重量還沒能突破1公斤以下,但厚度已經讓人有一種不能再薄下去的感覺。

最讓人猶豫的價格在 Ultrabook 身上不像過去一樣昂貴,不像早期推出的超輕薄效能筆電,一台都要5~10萬元的價格,Ultrabook 在3萬就可以入門,5萬就能買到頂級版本。讓大眾能接受的價格也讓 Ultrabook 的前景看好,儘管目前真正能拿上檯面的 Ultabook 也許不算太多。

▲市面上已經有不少 Ultrabook 可以購買,幾乎各家筆電場都有推出。

第一代 Ultrabook 評測:

首台 Ultrabook,Acer Aspire S3 評測

Toshiba Portege Z830:日式極致輕薄 Ultrabook 評測

Asus Zenbook UX31 Ultrabook:禪.超輕薄筆電評測

HP Folio 13 Ultrabook 評測:有商務氣息、背光鍵盤很搶眼

Lenovo IdeaPad U300s:最新 Core i7 Ultrabook 評測

<後面還有 Intel Ultrabook 技術篇>

內建更新鮮的技術

第二代 Ultrabook 也許在外型上不會有太大的突破,主要的改變會是在換上22奈米的 Ivy Bridge 處理器,新處理器帶來的當然會是更高的效能和更低的耗電。像是之前發表過的 Acer Aspire S5,或是 Toshiba 還沒有正式名字的 Ultrabook 都已經確定會帶著 Ivy Bridge 處理器上陣,當然下一代 MacBook Air 也是。

▲今年的 Ultrabook 可能會看到這三個 Intel 的技術運用在上面。

除了在處理器有進步之外,Intel 也拿出了 Rapid Start 技術。雖然在待機回復的速度現在都可以做到2秒之內,不過長時間的待機還是會消耗不少電力,只有睡眠才能停止電力的消耗,但在喚醒的時候不像重新開機這麼久,同時也可以完整回復睡眠前的工作畫面。透過了 Rapid Start 技術,可以讓新的筆電由睡眠喚醒的時間壓在七秒之內,這可以兼具了長時間電腦待機不耗電,同時又能快速回復工作狀態。

另一方面是 Smart Response 技術,在硬碟上動手腳,在傳統硬碟上加入了小容量的 SSD,這種混合式的硬碟能加快系統的存取速度,同時依然能維持大容量的儲存空間,也不會讓價格太高不可攀,試想一下1TB的 SSD 會出現什麼樣恐怖的價格,但如果換成了1TB的傳統硬碟,那似乎就可以買的起了。

Smart Connect 則是讓筆電在睡眠的時候也能自動更新網路狀態,筆電會在一定的時間自動醒來連上網路,自動更新信箱或是其他網路服務的資料,讓你在下次開機的時候可以馬上同步到最新的資料。

安全性的部分,Intel 拿出了 Identity Protection 技術,利用硬體加密的方式,讓手上的硬體會隨機產生密碼,如果你手上少了這把「鑰匙」那就無法使用你的帳號。Anti-Theft 技術則是利用筆電內建追蹤的硬體,如果你的筆電不小心遺失的話,可以利用網頁直接把你的筆電鎖起來。另外也可以設定筆電一段時間(3天~30天)沒有連上網路也會自動上鎖的功能,要連上網路,使用解鎖密碼,同時在管理網站上把筆電解鎖才能回復正常的開機狀態。

▲未來你的 Ultrabook 會內建更高的安全性技術,筆電遺失也不怕資料被偷。

<後面還有 Windows 8 下的 Ultrabook>

Windows 8 架構下的 Ultrabook 長這樣

隨著下半年 Windows 8 上市,Ultrabook 針對新系統的概念機也出現在 Intel 的記者會上。但說穿了其實也沒什麼太了不起的地方,Windows 8 讓大家覺得比較新鮮的也就是那更優良的觸控介面,因此 Windows 8 概念機也只是把 Ultrabook 加上了優秀的觸控功能。

還記得兩年多前發表的 Windows 7 嗎?當時同樣也主打著觸控功能,但老實說觸控在 Windows 7 上使用還是相當好笑,那點不到的按鈕和難以操控的滑鼠,讓市面上的觸控筆電少到連要買都頗困難。更不用說兩年前的觸控技術還剛要進入普及化的階段,雖然已經有觸控品質優良的電容式面板出現,但10吋以上的成本和良率實在是賣不動。

2012年的觸控技術已經過了一個門檻,除了 Windows 8 帶來了看起來還不錯的介面,硬體上的技術也慢慢追上來,要看到11~13吋的電容式面板出現在筆電市埸上,似乎也已經不會是空話。而 Intel 的概念機就是圍繞在 Windows 8 的系統上,再加上靈敏度很高的觸控螢幕,讓筆電也能滑來滑去。

▲下一代 Ultrabook 也許會有機會能在螢幕上滑來滑去,或是雙指放大縮小。

在智慧型手機的氾濫之下,現在的人看到螢幕都會忍不住拿起手指在上面滑來滑去,只要介面能跟的上,也許觸控筆電的接受度會比想像中來的高。

Intel 拿出的概念機外表就和目前常見的 Ultrabook 差不多,有著輕薄的13.3吋機身,支援 USB 3.0、HDMI、SD 讀卡機、Sim 卡插槽。比較新鮮的是搭載 1.5Ghz 的 Ivy Bridge 處理器,另外還有 13.3吋、解析度 1600 x 900 的電容式觸控螢幕。觸控的靈敏度非常高,就好像在滑動一塊高品質的平板電腦一樣,加上獨有的軟體介面填滿整個螢幕,用起來的感覺和平板的使用經驗很接近。

▲Ultrabook 觸控概念機如果不實際把玩的話,是感受不出那新鮮的觸控體驗的。

第二代的 Ultrabook 我們相信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東西,除了超高解析度的螢幕之外,也可以看到觸控面板的支援,Thunderbolt 也會在今年加入戰局。

但隨著混合式硬碟的成熟,也許這才會是大家比較想看到的 Ultrabook,少了昂貴的 SSD 才能讓 Ultrabook 有更大的降價空間,同時又保有效能和大容量才是大家所需要的。儘管去年發表的 Ultrabook 都不能如願地把價格壓在三萬以下(請別拿傳統硬碟的機種來相比,那實在是不及格的 Ultrabook),但成熟的今年,我們也許能可望看到二萬多元的 Ultrabook,有了一般大眾能出手的價格,也才能把超輕薄筆電普及化。

另一方面,追求高規格的使用者們,也許可以開始期待更高解析度的螢幕的 Ultrabook,畢竟現在連 iPad 都能在9.7吋放進 2048 x 1536 解析度,13吋筆電如果使用 1600 x 900 還說是高解析度的話,也太讓人感傷了。

<後面還有同埸加映 LG Ultrabook>

看的到吃不到的 LG Ultrabook

LG Z330 因為台灣並沒有發表,所以在記者會中應該算是第一次在台灣亮相。有著輕薄的外表就不用多做介紹,放在 Ultrabook 海之中其實也很難分的出來有什麼不同之處。這台筆電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觸控板是完全沒有按鈕的,就連左右鍵都是用觸碰的方式來使用,但有分左右鍵,所以要使用右鍵功能時,只要在右下角輕碰一下即可。

另外比較不一樣的是鍵盤的字型,還有電源鍵是紅色會發光的設計,看起來非常酷炫。右邊還有一排的快速鍵可以使用。搭載 Core i7-2637M 的 Z330 有著不錯的規格,還有256GB SSD、4GB 記憶體。只不過這款筆電目前只在南韓販售,台灣並沒有上市的計畫。

▲LG Ultrabook 雖然也是同心圓設計,但是由左上角的 Logo 為圓心。

▲和別的 Ultrabook 放在一起,同樣都有非常輕薄感的機身。

▲最特別的是觸控板是沒有按鈕的設計,但有左右鍵的概念。另外電源鍵設計的也很酷炫,為紅色按鈕。

▲左側可以看到散熱孔,這在 Ultrabook 可不常見。

▲右側為主要連接埠,還有支援 HDMI,由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到漂亮的14.7mm機身厚度。

延伸閱讀:

Ultrabook 或許有點看頭,但不會是逆轉勝的武器

追不上 MacBook Air 的 Wintel Ultrabook 能給我們驚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