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們介紹過 Canon EOS 5D Mark III 的新功能,包含與旗艦機 1D X 同級的61點自動對焦、最新的 AI Servo III 追焦系統等。這次則是著重與前輩 5D Mark II 的同場較量,測試兩者的感光度表現,以及介紹 5D Mark III 的新韌體功能。

EOS 5D Mark III 評測系列:

Canon EOS 5D Mark III 實測(1):超進化61點自動對焦、追焦實拍

Canon EOS 5D Mark III 實測(2):選單介面介紹、感光度實測、5D2兄弟鬩牆

快速目錄:

第一頁:5D Mark III v.s 5D Mark II 外觀、規格PK

第二頁:5D Mark III v.s 5D Mark II 感光度實測

第三頁:錄影測試、拍攝及選單介面介紹、RATE & 創意功能

第四頁:按鍵自訂介紹、其他功能介紹

第五頁:結論、實拍照片

5D Mark III v.s 5D Mark II 外觀比較

在EOS 5D Mark III推出後,許多人便把拿來與前輩5D Mark II相比較,不過兩者價差畢竟達到近新台幣4萬元之譜,除了畫素相近外,在許多功能都有明顯的差異。我們在前一篇Canon EOS 5D Mark III 實測中,已經為各位介紹過攻頂的61點自動對焦系統、AF Servo III追焦系統,都是讓前輩5D Mark II望其項背的功能,老實說5D Mark III有資格換上一個更高階的新系列才對,放在一起比並不是那麼恰當。總之,這邊就先來比較 5D Mark III 和 5D Mark II 的外觀差異,供各位讀者參考。

▲5D Mark III(圖左),相較5D Mark II有更渾圓的軍艦部造型,機身左側的名牌標誌也是容易分辨的特點。

5D Mark III(圖左)收音孔移到了名牌標誌上方,5D Mark II則是在名牌標誌下方。

5D Mark III(圖左)機背加入LiveView/錄影啟動鍵等新元素,5D Mark II則維持以往中階EOS機身的按鍵配置。此外5D Mark III的3.2吋螢幕也比較寬一些。

5D Mark III(圖左)機身握把造型大至與前代相同,握把深度則是更深一些。記憶卡艙蓋多了蒙皮包附,讓握感更為一致。

▲機身左側,5D Mark III(圖左)呈現弧線的機身曲線,中心處較為厚實,5D Mark II則明顯較為纖細。

▲機身左側的輸出入端子,5D Mark III(圖左)在端子的排列上調整了位置,並多了3.5mm音源輸入端子。

5D Mark III(圖左)改用7D的電源開關、以及60D的模式轉盤鎖,在操作上呈現與5D Mark II完全不同的風格。

▲機頂按鍵,5D Mark III(圖左)在快門左下方多了一組M-Fn按鈕,此外平面磨砂材質,不同於以往半圓形按鍵。

5D Mark III(圖左)在機背左側的按鍵同樣改成,平面磨砂材質,也加入新的RATE鍵、以及放大檢視鍵,INFO.鍵則改到左上方

5D Mark III(圖左)機背移植7D的LiveView/錄影啟動鍵,並多了可快速顯示拍攝參數的Q鍵,也是與5D Mark II呈現明顯不同的地方

▲記憶卡支援也有相當大的差異,5D Mark III(圖左)支援SD / CF 裝插槽,可獲得更大的儲存彈性空間,5D Mark II只支援CF卡。

5D Mark III的反光鏡後方,除了兩側的凸起物之外,下方還多了一道裝置,可能是藉以減緩反光鏡下降的震動、或是阻隔光線之用。

5D Mark II的反光鏡,只有兩側的凸起物阻擋,快門作動時反光鏡會多次反彈

5D Mark III、5D Mark II 規格比較

 

5D Mark III

5D Mark II

有效畫素

2230萬CMOS

2110萬CMOS

影像處理器

DIGIC 5+

DIGIC 4

對焦

61點自動對焦點,內含41點十字對焦點

9點自動對焦,6個輔助自動對焦

測光

63區測光系統

35區測光系統

ISO

100-25600

可向下擴展至50、向上擴展至51200、102400

100-3200

可向下擴展至50、向上擴展至12800、25600

快門

30s-1/8000,支援B快門

30-1/8000s,支援B快門

閃燈同步快門

1/200

1/200

連拍

每秒6張

每秒3.9張

快門時滯

0.059秒

0.073秒

快門耐用次數

15萬次

15萬次

動態錄影

1920x1080p @30fps

(ISO100-12800、Hi:25600)

1920x1080 @30fps

編碼格式

H.264 MPEG-4編碼

MOV儲存

ALL-I/IPB壓縮

H.264 MPEG-4編碼

MOV儲存

觀景窗

100%,0.71x放大率

98%,0.71x放大率

LCD

3.2吋104萬畫素

3吋92萬畫素

記憶卡

CF&SD/SDHC/SDXC

CF,Type I/II,支援UDMA

電池

LP-E6

LP-E6

淨重

860g

730g

尺寸

152x116.4x76.4mm

152x113.5x75mm

發表日

2012.03

2008.9

 

(後面還有5D Mark III v.s 5D Mark II感光度實測)

延伸閱讀:

Canon 5D Mark III 實測(1):超進化61點自動對焦、追焦實拍

Canon 5D Mark III 海外實測,到阿拉斯加追極光(上)

Canon 5D Mark III 海外實測,到阿拉斯加追極光(下)

Canon 5D III 漏光問題,原廠是這樣修的:黑色膠帶

新感光元件 x DIGIC 5+處理器

5D Mark III的感光元件有效畫素達2,230萬,雖然與5D Mark II接近,但這是Canon全新開發的感光元件。採用新的半導體製造工序,新的感光二極體設計能達致最佳光電轉換率,以加強感光能力,並配合改良的電晶體設計,加強每顆畫素的訊噪比。另外也採用無縫隙微透鏡(Gapless Microlens)技術,可增強每顆畫素的集光效率,可獲得更高的感光度、更低雜訊,以及更廣的動態範圍。

DIGIC 5+影像處理器,具備14-bit類比/數位轉換處理能力,以及龐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處理速度比起DIGIC 4高出約17倍之多、也比DIGIC5高出3倍的效能。結合新感光元件和DIGIC 5+處理器之後,5D Mark III感光度範圍為ISO100-25600,並可擴展至L(ISO 50)、H1(ISO 51200)、H2(ISO 102400),感光度範圍高達12級,比起5D Mark II高出2級的表現。另外連拍速度也提昇至每秒6張,配合UDMA 7 的CF記憶卡時可連續拍攝18張RAW、拍攝JPEG至寫滿記憶卡為止。快門時滯也縮短至59微秒。

▲新感光元件加上DICIG5+影像處理器,讓5D Mark III拍攝成像和高感光度表現與前輩5D Mark II大不相同。

▲最高解析度為5760 x 3840。


▲感光度範圍為ISO100-25600,並可擴展至L(ISO 50)、H1(ISO 51200)、H2(ISO 102400)

▲JPEG格式可設定長時間曝光消除雜訊、高ISO感光度消除雜訊功能。

▲可選擇高光色調優先功能,讓高光調細節不會過曝。

RAW檔感光度測試(圖左為5D Mark III、圖右為5D Mark II)

機身設定:RAW拍攝、光圈優先(固定F4.0)、單點重點自動對焦

鏡頭:EF 24-105mm F4.0L USM

轉檔:DPP 3.11.26.0 裁切轉檔,對比0、亮部調整0、暗部調整0、色調0、飽和度0、強度4、精細度7、亮域雜訊抑制0、色差雜訊抑制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ISO 51200 (H1擴展)

ISO 102400 (H2擴展)

JPG格式感光度測試(圖左為5D Mark III、圖右為5D Mark II)

機身設定:JPG拍攝、NR標準、光圈優先(固定F4.0)、相片風格標準(銳利:4)、單點重點自動對焦

鏡頭:EF 24-105mm F4.0L USM

轉檔:DPP 3.11.26.0 裁切存檔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ISO 51200 (H1擴展)

ISO 102400 (H2擴展)

感光度雜訊表現部份,兩者在ISO 800以下表現都相當優異。5D Mark II在ISO 3200開始出現大量雜訊、畫質衰減的現象,5D Mark III則是到ISO 6400才出現此狀況。在實用感光度部份,5D Mark II約在ISO 3200以下,5D Mark III則拉到ISO 6400~12800之間,ISO 12800以上開始出現大量噪點、畫質也過於鬆散,為堪用極限,到ISO 25600僅適合在縮圖下的應急支用。綜觀整體雜訊表現,5D Mark III雜訊表現比起5D Mark II在RAW檔表現高出1級以上,JPEG格式在DIGIC5+加持之下的表現更佳、有高出接近2級的表現。

優秀的機身直出JPEG品質

本次測試RAW檔以及JPEG格式,也發現5D Mark III以機身直拍JPEG格式的品質,已經與拍攝RAW檔再經DPP轉檔的品質相當接近,搭配5D Mark III更實用的高感光度雜訊表現,這也意味著用機身JPEG格式直接拍攝的可用性又更高一階。國內外論壇中也有人指出5D Mark III與5D Mark II拍攝JPEG格式的處理方式也並不相同,5D Mark II機身JPEG直出是採用RIT引擎,5D Mark III機身JPEG直出則是改為DPP引擎,因此可理解拍攝RAW檔再經DPP轉檔、以及機身JPEG直出的品質會如此相近。

5D Mark III拍攝RAW檔(圖左)轉JPEG、與機身JPEG直出(圖右),兩者品質相當接近。

▲5D Mark II拍攝RAW檔(圖左)轉JPEG、與機身JPEG直出(圖右),可發現細節損失了不少。

不過在畫質成像部份,則是意外發現5D Mark III成像的銳利度,稍微略遜於5D Mark II的情形(註:已使用新版DPP 3.11.26.0版本)。筆者換上2顆不同的EF 24-105L進行測試,以及使用手動對焦、輔以Live View切換10倍進行對焦分別再測試過一次,排除鏡頭移焦和對焦系統的問題,RAW檔拍攝也排除了相片風格中的銳利度設定。國外網站the-digital-picture測試也出現類似的結果,另一個網站imaging-resource測試中,則是未出現上述問題,特此說明。

Canon也在5D Mark III推出後不久,釋出新版DPP 3.11.26.0版本 (相機內附的版本為DPP 3.11.10.0),新版本最主要是支援5D Mark III的RAW檔,處理轉檔後的畫面明顯銳利許多。

圖左為DPP 3.11.10.0,圖右為DPP 3.11.26.0,可發現處理5D Mark III的RAW檔後的畫質明顯改善許多。

(後面還有錄影性能、選單介面介紹)

微幅提昇的錄影性能

5D Mark II是帶領數位單眼相機進入動態攝影的新標竿,已經成為許多業餘玩家、廣告拍攝、微電影和電影界的新寵兒。5D Mark III的錄影性能並加數突破性的新功能,而是透過新的感光元件和影像處理技術,減少影片的摩爾紋和偽色。錄影提供1920 x 1080 @ 30 / 24fps,以及1280 x 720 @ 60fps格式。

5D Mark III也新增兩種短片壓縮模式:高壓縮的幀間(IPB)、低壓縮的幀內(ALL-I)壓縮方法,高壓縮版本相較低壓縮版本,可讓讓錄影時間提升3倍左右。此外也突破4GB容量限制,當影片容量達4GB時,會自動儲存新檔案、影片的總長度能達到29分59秒。同時還加入時間碼(Time Code)功能,配合專業攝影的需求。

EOS 5D Mark III針對錄影的硬體改良,是新加入耳機端子,用拍攝者能更清楚監察錄音效果。另外一個不容易察覺的新功能,是加入短片靜音操作,機背的控制轉盤其實也是一個電容式觸控板,可以在拍攝中途透過觸控方式更改設定、不必轉動轉盤造成晃動及噪音產生。

▲本次新增高壓縮的幀間(IPB)、低壓縮的幀內(ALL-I)壓縮方法,高壓縮可讓錄影長度提升3倍左右。

▲錄音可選擇關閉,還會顯示收音效果。

錄影模式介面與以往相同,螢幕上方多了時間碼功能。

▲5D Mark III影片測試。

在錄影自動對焦部分,5D Mark III顯然與前輩5D Mark II相同,錄影幾乎無法勝任自動對焦,肯定是輸給N、S家數位單眼的錄影自動對焦性能。不過看在專業錄影沒人使用自動對焦的份上,應該不會另太多專業玩家感到困擾才是。

拍攝模式、選單介面

5D Mark III拍攝模式的螢幕介面沿襲以往機種,可顯示相機設定、或是顯示拍攝功能,同時也因應新加入的電子水平儀功能,多了電子水平儀的顯示功能。LiveView模式也是沿用一貫的介面。

 ▲在拍攝模式下可選擇3種顯示模式,圖右為顯示相機設定。

▲5D Mark III新增加電子水平儀,圖右為顯示拍攝功能。

▲LiveView也是延續Canon一貫的介面,也同樣新增電子水平儀顯示功能。

選單介面稍微與5D Mark II不同,採用更直覺的顯示方式,每種選單類別會用一個大分頁、下面再以多個小分頁顯示較細的類別,讓設定頁面更有系統性。同時因應新增的對焦和追蹤系統,多了全新的AF功能選項。

▲每個設定選項下面會透過分頁顯示較細的類別,例如拍攝選項中,SHOOT1是主要功能調整、SHOTT4則是調整LiveView的選項。

▲全新的AF選項,AF1是調整6種追蹤設定,AF2~AF4分別針對對焦系統、鏡頭等進行設定。

▲SET UP設定選項。

▲CFn進階設定、我的選設定。

播放模式也加入新的顯示方式,在播放模式按下創意相片按鈕,可啟動比較顯示功能,會在螢幕上並列兩張影像,並可放大比較2張影像,方便拍攝者檢視、挑選照片。

▲播放模式新增比較顯示功能,按下創意相片按鈕即可同時顯示2張照片。

▲可透過SET鍵切換左右控制選項、放大鍵觀看細節。

新加入 RATE & 創意相片按鈕

Canon也在5D Mark III加入兩項首次於EOS系列出現的的功能。首先為機背左側的RATE按鈕,提供影像分級、影像保護兩大功能。影像分級功能在作業系統、許多相機廠牌都已見到,可將照片、影片分級進行管理,不過對於Canon使用者恐怕是不太習慣這項新功能。影像保護功能顧名思義是保護所選擇的影像或短片,免除意外刪除的狀況發生。很可惜的RATE鍵無法使用自訂功能,調整為其他更常用的參數。

▲機背的RATE按鈕,提供影像分級、影像保護兩大功能。

創意相片按鈕則是結合行之有年的相片風格,以及加入多重曝光及高動態範圍(HDR)功能。其中多重曝光功能提供4種模式:疊加、平均、比較(亮)、比較(暗),重複曝光張數可從2張到9張

▲創意相片按鈕整合了相片風格、多重曝光、HDR模式。

▲相片風格想必老玩家都相當熟悉,可調整對比、銳利度等參數。

▲多重曝光功能提供4種模式:疊加、平均、比較(亮)、比較(暗)。

▲重複曝光張數可從2張到9張。

▲可儲存所有重複曝光照片、或只儲存結果照片。連續多重曝光則是下一張是否要繼續使用多重曝光的功能。

HDR模式可調整上下1~3級的動態範圍,並可加入自然和標準藝術、鮮豔藝術、油畫藝術、浮雕藝術共4種特殊效果。

▲HDR模式式可調整上下1~3級的動態範圍。

自然和標準藝術、鮮豔藝術、油畫藝術、浮雕藝術共4種特殊效果。

▲對於手持拍攝可選擇自動對其影像功能。儲存也可選擇儲存所有HDR照片、或結果照片。

(後面還有按鍵自訂功能、其他功能介紹)

按鍵自訂功能

5D Mark III提供高達10個自訂控制功能,讓使用者依照喜好設定自訂鍵。自訂設定其實也將許多先前機種藏在進階設定中的選項整合在一起,例如半按快門可選擇測光、自動對焦、曝光鎖定功能等。此外許多人對5D Mark III將觀看照片放大縮小調整成組合鍵、必須用兩手同時操作的方式顯得不適應,這時也可以透過自訂控制功能,將SET鍵指定為放大功能,即可用右手一手稿定。

▲提供10個自訂控制功能。半按快門按鈕可選擇測光與自動對焦、測光、曝光鎖定。

▲AF-ON按鈕可設定測光與自動對焦、曝光鎖定、關閉AF等6種功能

▲自動曝光鎖按鈕可設定測光與自動對焦、關閉AF、FEL(決定主體閃燈曝光)等6種功能

▲景深預覽按鈕可選擇12種功能。

▲鏡頭自動對焦停止按鈕,可設定8種功能,不過僅有少數EF鏡頭有此按鈕。

▲機頂的M-Fn按鈕,可選擇FEL、曝光鎖定等6種功能。

▲SET按鈕預設為OFF,可選擇6種功能,小編推薦設定成放大功能。

▲前控制主盤可在M模式下調整快門或是光圈參數。

▲機背控制轉盤可在M模式下調整快門或是光圈參數,以及對焦點選擇和ISO功能。

▲多功能控制器預設為對焦點選擇功能。

▲在進階選單中可調整控制轉盤的方向,多功能鎖則能調整前控制轉盤、後控制轉盤、多功能控制器的鎖定狀態。

▲觀景窗也可設定顯示警告的內容、資訊顯示方式。

觀景窗可選擇是否要啟動格線

其他功能

5D Mark III也延續鏡頭像差校正、外接閃光燈控制。記錄功能則是因應CF / SD雙插卡功能,提供更多的儲存選項。

▲鏡頭像差校正功能。

 ▲可針對鏡頭開啟周邊亮度、色差校正的選項。

▲外接閃燈控制。

▲紀錄功能可針對記憶卡選擇標準、自動切換記憶卡、分別記錄、紀錄至多個媒體選項。

▲2個記憶卡可分別儲存RAW檔、JPEG檔案格式。

(後面還有結論、範例照片)

結論:適合高感光度、運動拍攝需求的進階玩家

5D Mark III最大的改變,莫過於強化對焦系統、追焦系統,大幅拋開5D Mark II給人的入門觀感,整體性能接近旗艦機的表現(但其實在對焦速度、連拍速度上還是有差距),也有那麼一點針對準倫敦奧運而來的味道,至少面對運動攝影能得心應手許多。乾淨的高感光度表現也是5D Mark III凌駕前輩的一大特點,可用感光度高達ISO 6400~12800,ISO 25600在縮圖下也算是堪用範圍,能應付多數場合的需求。

5D Mark III機身的進化也讓人肯定。新設計的雙馬達快門組,能有效減低反光鏡作動帶來的機身振動,新的Q靜音快門更是好用的利器。機身按鍵配置的小幅變化,只需花一點時間就能習慣,許多按鍵還沒透過自訂按鍵功能,改成比較就手的操控方式。延續7D的新款iFCL 63區雙層測光系統,讓自動曝光模式下的測光更為精準,但也反而讓許多因為以前測光系統不足、習慣會自動調整曝光補償的老Canon用戶覺得不習慣。

5D Mark III一口氣把規格向上推,原廠也將該機定位在更高階的角色,由上而下為1DX、5D Mark III、5D Mark II 和 7D。5D Mark III的進化直接反應在價格上,因此5D Mark II還是繼續擔任入門全幅的角色。如果只是想要全幅帶來的乾淨畫質、立體感表現,5D Mark II還是能勝任愉快。如果手頭較寬鬆,希望偷懶直接用純淨高感光度JPEG直出表現,並且同時想嘗試多種不同拍攝題材,5D Mark III會是更好的選擇。

先前傳出的機頂LED螢幕漏光問題,導致測光誤判的問題,這是因為5D Mark III將測光系統設計在五稜鏡下面的緣故。但這問題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該現象在正常拍攝、鏡頭正常入光時幾乎是不會有任何影響,必須在極端情況下,例如蓋上鏡頭蓋的全黑狀況下,開啟機頂LED燈才會稍微影響到曝光。有些人可能認為在暗處、夜拍時就會因此受到影響,但玩家在以上環境下多半是以使用手動曝光為多,因此在正常使用狀態下皆不夠成問題。如果擔心上述狀況,在選購時稍微注意一下機身序號,跳過有問題的那一批即可。

實拍照片:

▲(快門:1/800 光圈:F2.0 感光度:ISO 160 模式:Av 鏡頭為EF 13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1600 光圈:F4.5 感光度:ISO 640 模式:Tv 鏡頭為EF 24-10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400 光圈:F4.0 感光度:ISO 100 模式:Av 鏡頭為EF 100mm macro)。(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2500 光圈:F2.8 感光度:ISO 100 模式:Av 鏡頭為EF 13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2000 光圈:F2.8 感光度:ISO 100 模式:Av 鏡頭為EF 13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1000 光圈:F2.8 感光度:ISO 100 模式:Av 鏡頭為EF 100mm Macro)。(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10 光圈:F8.0 感光度:ISO 3200 模式:Av 鏡頭為EF 24-10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20 光圈:F4.0 感光度:ISO 3200 模式:P 鏡頭為EF 24-10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30 光圈:F4.0 感光度:ISO 6400 模式:P 鏡頭為EF 24-10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200 光圈:F4.0 感光度:ISO 12800 模式:P EV+0.7 鏡頭為EF 24-10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5 光圈:F8.0 感光度:ISO 6400 模式:M 鏡頭為EF 24-105mm L)。(點此下載原圖


▲(快門:1/250 光圈:F11 感光度:ISO 100 模式:P 鏡頭為EF 24-105mm L)。(點此下載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