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首場正式舉辦的攝影展,Michael Kenna特地來到台北,並在展前抽空接受我們簡短採訪。Michael只稍微瞥了一下我擬的採訪大綱,就神色自若、毫無保留的侃侃而談。讓我特別感到驚訝的是,身為已成名的攝影師,他的態度從頭到尾保持了親切謙和。問起他今年幾歲?生於1953年的他開玩笑說自己是「永遠的25歲」,接著補充說:就像「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一樣,每過一年更年輕。

坦白說,雖然他已經快60歲了,但他看來真是駐顏有術,說40出頭絕對是可以接受的。以下是我們對談的摘要整理,問的是Digiphoto,回答的是Michael Kenna。


▲Michael Kenna

 

Q.從立志當神父、轉而接觸藝術領域,你投入成為專業攝影師的轉捩點為何?過程中有受到什麼特定人事物的影響嗎?

我出生在蘭開夏郡威德尼斯市(Widnes city of Lancashire),這兒是英格蘭的工業重鎮。大約10歲時我就被家裡送到修道院就讀,從小就在傳統愛爾蘭天主教家庭濃厚的宗教氣息中長大。由於並不想把神職做為終身職業,因此差不多17歲時我轉讀藝術學院,我猜想自己有意識到這是我人生的轉捩點。相對神學來說,藝術對我來說是本能的,「成為攝影師」也是一種藝術表達的形式而已。之所以選擇「攝影」這個形式來做為職業,我想是因為受過學院教育的關係。

我接受過很多次採訪,媒體很喜歡問「哪位」攝影師對你的影響最大?我想這或許是個標準問題,但卻好像忽視了我們每個人都會參觀美術館、聽音樂會、甚至去博物館感受這些與美有關的事物。影響我的人很多,我從小到大的生長背景、我的父母、宗教信仰等,雖然我的家庭並沒有藝術相關背景,但宗教背景對於我人生觀的養成,其實有美學相關影響。甚至深入點說,我讀過的劇作家、看過的舞者、文學家、無數的畫家、當然也有攝影名家們…。這些因素都以某種特定的形式累積起來,對我個人攝影生涯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要刻意去清楚區分出來,對我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Rocky Pier Tsuda Shikoku Japan, 2001


▲Harbor Wall Aoya Honshu Japan 2001

 

Q.就我所知,你起初從事的是商業攝影,而後才決定踏入風景攝影的領域。請描述這個過程中心境的改變?商業攝影的背景,對於之後從事風景攝影有什麼影響?

因為我來自相當貧困的家庭,因此很自然的在就讀班伯理(Banbury)藝術學院時,我已在開始試著發現可以用什麼方式謀生。當時我有幾個選擇:當畫家、雕刻家、或是攝影師?當時英國並沒有像是美國那樣買攝影作品的風氣,我可以選擇要當個藝術家、或是從事純粹商業攝影。選擇前者,很少人在業界存活下來,看起來不是個好主意。相對的從事商業攝影,可以擁有相對穩定的收入,可以養活我自己。而且從事商業攝影的話,通常客戶通常願意負擔耗材如底片與沖洗費。不像畫家或雕刻家必須的顏料或是石材、金屬材料都必須自行買單,這可是相當大筆的事前支出。

要達到這樣的計畫,不論待在家鄉或我學校所在的牛津郡(Oxfordshire),其實都是不太可能達成的。只有到英國的首善之都倫敦市,才比較有機會。因此在藝術學院的畢業後,我再到倫敦印刷學院(London College of Printing)就讀,花了三年時間專攻攝影。在這段時間裡,我已經決定要往商業攝影發展。畢業後我從攝影助理生涯開始接案:書籍封面、音樂專輯封面、汽車、紅酒、白蘭地、時裝廣告、體育攝影、新聞攝影等…幾乎什麼都做。但主要以平面廣告、產品型錄等為主,當時的廣告主們還蠻願意付出合理的價碼,來買這些作品。


▲Rainy Afternoon Sankakuji Ehime Shikoku 2003


▲Lijiang River, Study 9, Guilin, China, 2006

更幸運的是,在我20幾歲時,也就是七十年代的時候,我把自己的觸角伸到了紐約,發現他們是把攝影作品展示在藝廊裡銷售的,而且還真的有市場!所以我決定兵分兩路:一方面持續接商業攝影的案子,另方面則深入鑽研自己愛好的風景攝影。幾年過去,我開始賣出幾幅作品,然後越來越多,直到我可以相對的把興趣轉換成職業為止。我也覺得自己很幸運,從事攝影工作40年以來,能以這樣的方式兼顧穩定收入,以及保持對創作的熱情,對我而言是最理想的生活模式。

我現在不做商攝了嗎?當然不是!有好的、可以充分發揮的案子我還是很樂意接,其實到現在我仍然維持這樣雙軌並行的方式。你問商攝背景對我的風景攝影有什麼影響?我認為經由紮實的學院基礎,我培養出了攝影的基本功;商業攝影讓我養成精準的構圖以及對攝影器材的掌握能力;最重要的是,隨著年紀漸長,我也逐漸的發展出所謂「個人風格」,讓作品有比較高的辨識度。當然這對於經營我個人品牌來說,是絕對有利的。


▲Reflected Tree, Hongkun, Anhui, China, 2007

 

(為什麼Michael Kenna只拍黑白風景?下一頁告訴你!)

Q.請談談你目前所使用的攝影器材,包含相機、腳架、雲臺、背包、螢幕等。現在數位化已經很普及,包含數位機背都是專業攝影師常用的器材,你為何仍然偏好使用底片創作?

我現在做為主力的哈蘇相機系統,是1986年購買的,另外我也有Holga相機,主要用來街拍,除此以外,我沒有別的相機了。我想自己應該不算是器材狂熱者,相機對我來說是工具,用來完成我心裡面對於影像的概念。除了我的黑莓機(Blackberry)的內建相機之外,我沒有任何數位攝影器材。很多人說數位器材一日千里,有很多優點,為什麼我堅持不肯使用?的確,數位有容易入門、好上手、快速、準確、可預測性高等好處。但是我並不喜歡上面這些特點,就主觀意見來說,我剛好喜歡放慢節奏,在不可預知的情境下工作,我不喜歡立刻看到自己拍攝的結果,通常也就是「一翻兩瞪眼」的相片。我喜歡花很長的時間在暗房裡慢慢自己沖洗出全然屬於自己的影像,我知道用底片、自己沖洗、放大聽起來有點過時,但是我很享受這種彷彿個人儀式的感受,畢竟在這個瘋狂混亂的世界裡,能享有這種特權是非常幸福的。

我想這跟許多音樂家在創作曲目有著共通的道理,你可以在腦海裡靜靜思索,然後拿把吉他或坐上鋼琴椅,試著彈奏出片段旋律,然後慢慢勾勒出一個整體。當然也可以像現在很多DJ、或是電音為主的音樂家,把電腦裡面的資料快速拼湊剪接出一個曲目,我想我剛好比較喜歡前者那種需要時間來完成的過程。


▲Red River Boats, Hanoi Vietnam 2008


▲Huangshan Mountains, Study 1, Anhui, China, 2008

當然回到器材清單上面:我擁有Hasselblad 500CM機身、45度、90度觀景器、兩個6 x 6片盒。與500CM搭配的各種焦段的鏡頭,一共有五顆,但型號我真的記不太得,對我來說就是視不同題材換用它們而已,所以不必特別問我它們的性能表現如何。另外,因為我還在古早的底片時代,當然測光表是必備的,因為我常拍攝夜景,因此測光表要夠敏銳,當然我也必須要用腳架,我記得我的腳架是Manfrotto的,另外我也很喜歡使用輕量化的碳纖腳架,這是因為常常四處旅行拍照的緣故。另外背包之類的,我並沒有非常講究,一般型號就夠用了。


▲Huangshan Mountains, Study 16, Anhui, China, 2009


▲Huangshan Mountains, Study 18, Anhui, China, 2009


▲Huangshan Mountains, Study 37, Anhui, China, 2010

 

Q.在你的作品中,絕大多數是長時間曝光與黑白底片的創作,對於堅持這樣風格有特別的意涵嗎?

我的作品受到多位早期歐洲攝影家的啟發,我非常喜歡他們營造出來的那種很具人文浪漫的風格。例如ill Brandt、Josef Sudek、Eugene Atget、Alfred Steigliz等,或許你已經發現這裡面沒有安塞亞當斯(笑),但不代表我覺得他不重要。我喜歡長時間曝光的原因是:這樣做往往可以捕捉到人眼日常看不到的景象。我喜歡黑白照片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它看來很平靜,彷彿超脫時間之外,與我們平時習慣見到的彩色世界保持一段距離,帶著神秘感,也好像把那份塵世喧囂也同時擺脫在外了。第二,我喜歡自己沖洗、放大作品,不論拍攝或沖洗方面,黑白照片擁有相當大幅度自行詮釋的餘地。

 

Q.請跟我們分享,在孕育出「亞洲風情」系列最初的核心概念來源。

這是個很長的故事,在「亞洲風情」之前,我的風景攝影生涯有三分之二都集中在「歐洲風情」上(笑),當然我沒有辦過一個展叫這個名字。那時我已經整整15年在歐洲拍攝風景,一路由英國、法國、甚至到俄羅斯,由英國開始當然是因為那是我的家鄉,距離最近。因此我不想再花另個15年,因為似乎已經拍不出什麼新意了。我首次來到亞洲是1987年的事,目的當然是為了轉換視野,當時我先飛到了日本東京,然後南下往京都、大阪、奈良各地去體驗,截然不同的風土民情讓我深受感動。

後面回到亞洲,則是九〇年代末期,這時我發現即使亞洲不如以往純樸,但仍然保有與西方不同的美學基礎,由文字、服裝,人民的禮節都保持簡約天然的特質,這些豐富微細的特質引人入勝,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去該地博物館、車站、公園等地方去體驗不同的氣氛,結合這些感受,能促使我拍出更多有內在層次的畫面,這是我在西方國家很少有所體驗的。舉例來說,在北海道看著雪慢慢落下,覆蓋整座山丘,那種罕無人跡的感覺是非常寧靜平和的,恰如當地善良的人們一般。


▲Huangshan Mountains, Study 47, Anhui, China, 2010


▲Skyline Shanghai Study 5 China 2011


▲The Bund Study 1 Shanghai China 2011

 

Q.有任何建議可以給喜愛風景的攝影師嗎?請給他們一點建議。

如果要把攝影當作職業,請記得凡事難免盡如人意。在我的生涯中有多次起起落落,有時發展順利,有時跌到低谷,甚至必須往其它國家去開拓市場,不過危機就是轉機,我在英國、美國舊金山、波特蘭、與西雅圖、以及亞洲香港都曾長住過一陣子,這就是遭遇危機之後,不斷自我調適的結果,基本上我是能夠適應「改變與移動」(Changes & Moves)的人,這也會為作品注入新的能量。當然,家庭也是我非常重要的支撐力量,無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想起家人都能帶給我內心平靜。我現在的妻子是居住在香港的印度人,因此我這幾年大多以香港為中心來發展(編按:猜想這也是「亞洲風情」系列誕生的主要原因)。不過我們決定這個夏天搬到西雅圖常住,因此我會暫時停止四處漂泊,在那裡試著好好待上一陣子(大笑)。

 

亞洲風情×麥可.肯納攝影個展

展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2012年7月1日

地點:1839當代藝廊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Michael Kenna web:www.michaelkenna.com 

 

 

 

 

 

延伸閱讀

Simon Christen 縮時攝影,一探 舊金山 城市美景

不想生孩子?看完這三種另類 兒童攝影 再決定!

追尋 渾然天成的感動, 風景攝影 達人 蘇聯ㄟ 專訪

瘋影台灣20年 美國來的正港台灣人 林道明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