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跟女朋友一號(GF1)相處一年半,女朋友二號(GF2)就出來攪局了!以更袖珍的尺寸加上更輕薄的餅乾鏡,搭載觸控螢幕、取消模式轉盤、簡化實體按鍵,讓使用者獲得新的操作體驗。到底觸控螢幕好不好用?感光度表現有無超越以往?請看我們的評測報導。
Panasonic Lumix DMC-GF2特色規格:
- 感光元件:1210萬畫素 Live MOS
- 影像處理引擎:Venus Engine FHD
- 感光度:ISO 100-6400
- 錄影格式:1080i@60FPS AVCHD格式,支援杜比數位立體收音
- 快門速度:60-1/4000s
- 連拍速度:3.2FPS
- 螢幕:3吋46萬畫素觸控式螢幕
- 記憶卡:SD / SDCH / SDXC
- 電池: 1010 mAh,CIPA測試300-320張
- 機身顏色:黑、白、銀、紅、粉紅(限定地區)
- 尺寸:112.8 x 67.8 x 32.8 mm
- 重量:265g(含電池、記憶卡為310g)
- 建議售價:GF2 + 14-42mm 變焦鏡:22,900 / GF2 + 14mm 定焦鏡:24,900 / GF2 + 14-42mm + 14mm 雙鏡組:28,900
Panasonic Lumix DMC-GF2改進規格:
- 新的Venus Engine FHD影像處理引擎
- 加入觸控螢幕
- 取消機頂模式轉盤
- 最高感光度提升到ISO 6400
- Full HD錄影規格
- 立體聲麥克風
- 支援SDXC記憶卡
- 新款 1010 mAh電池設計
- 搭配新款14mm F2.5餅乾鏡
▲Panasonic Lumix DMC-GF2。
我們不清楚GF1是否為Panasonic最熱銷的可交換鏡頭相機,但是話題性、市場熱度絕對遠勝以往的產品;經過一年多的間隔,Panasonic總算推出了下一代作品GF2,並且在外觀、操作與前作有相當大的區隔。GF2機身尺寸較GF1小了一個檔次,體積減少19%,重量減輕7%,成為目前M4/3系統中最小的機種,並接近Sony NEX系列的尺寸(GF2尺寸為112.8 x 67.8 x 32.8 mm,重量含電池、記憶卡為310g;NEX 5尺寸為110.8 x 58.8 x 38.2 mm,重量含電池、記憶卡為287g)。
除了被賦予小體積,操作也出現大變革,跟隨G2 / GH2腳步加上觸控螢幕,並大幅減化實體按鍵設計,機頂取消模式轉盤、新增iA智慧模式按鍵,機背也拿掉AE/AF、AE/AF-lock、景深預覽等按鍵;加上不支援電子快門線、B快門、後簾同步等功能,整體偏向入門機的架構、操作方向。也因此GF2給筆者的感覺,與其說是GF1後繼機、更像是一個新的系列;如果說GF1定位是偏向男性、攝影玩家,那GF2就是針對女性族群、入門使用者而來。
▲GF2設計風格與GF1截然不同,整體更加圓潤流暢,如曲線握把、正面鏡頭接環延伸出的圓形設計。
▲GF2尺寸較GF1縮小19%,整體顯得袖珍許多,更接近消費型數位相機的尺寸。
▲GF2將鏡頭接環外圍突出機身,還加上4顆螺絲,辨識度相當高。
▲機頂取消場景轉盤,加入主打的iA智慧按鍵;也可見到立體聲麥克風。
▲機背為3吋46萬畫素觸控式螢幕,並取消AE/AF、AE/AF-lock、景深預覽等實體按鍵。
▲熱靴座下方擁有電子接點,可外接電子觀景窗DMW-LVF1。
▲延續GF1的彈出式閃光燈方式,不過支架設計與GF1不同。
新款14mm定焦餅乾鏡達成最小M4/3傳說
與GF2一同現身的新款14mm F2.5定焦餅乾鏡,比起GF1搭配的20mm F1.7定焦餅乾鏡,尺寸同樣大幅縮小,與GF2顯得相當速配;對焦表現都更為精進,不僅對焦行程較短、速度快,對焦運作時也幾乎聽不見拉風箱的機械聲。縮小體積的結果就是光圈小了一級,最大光圈為F2.5,好在GF2最高感光度也高出一級,可彌補鏡頭的不足。
▲隨著GF2推出的新款14mm F2.5定焦餅乾鏡(左),右為GF1搭配的17mm F1.7定焦餅乾鏡。
▲14mm鏡頭直徑小上許多,光圈也小了一級,濾鏡尺寸同樣為46mm。
▲從側面相比,20mm定焦餅乾鏡突然變得很巨大。
▲搭載14mm定焦鏡的GF2,比起搭載20mm定焦鏡的GF1尺寸差異更為明顯。
即便機身尺寸沒有Sony NEX 3 / 5來的小,但是加上鏡頭一同比較後,會發現GF2在整體上更為協調,不會出現NEX系列機身過小、鏡頭過大而顯得頭重腳輕的現象,重量也在伯仲之間(GF2含14mm定焦鏡、電池、記憶卡的重量為365g、搭14-42mm變焦鏡則是475g;NEX5含16mm定焦鏡、電池、記憶卡的重量為354g、搭18-55mm變焦鏡則是481g)。
(下一頁,前後任女朋友超級比一比)
前後任女朋友超級比一比
前面光說GF2尺寸小了多少,似乎不是太具體,於是我們找來一台GF1直接比較之間的差異。(最近似乎不少人買GF1,因為日文機水貨價大崩盤)
▲前後任女朋友比一比。
▲機身重疊對比可看出尺寸差距,不過握感上則是厚度和重量的差異較明顯。
▲GF2將熱靴座順利塞進機身裡,不會突出來一塊;開啟閃燈後正面面板也保持完整。
▲厚度相比,GF2搭配14mm定焦鏡比GF1更適合塞進外套口袋,但要塞進褲子口帶還是太勉強。
▲機背操作按鍵僅右上方的調整轉盤、十字方向鍵較相似,其他按鍵則是被閹割、或是以觸控螢幕代勞。
▲從側面可看出彈出式閃燈結構的差異,GF2閃燈彈出後更為前傾。
▲機頂最大差異就是GF2多了iA智慧按鈕、取消模式轉盤和快門模式撥桿。
▲輸出入端子部分,GF2將USB改為自己的AV OUT / DIGITAL端子,也取消快門線端子。
▲GF2因應機身縮小,換上新的電池設計(圖右),可看出厚度的差異。
▲GF2電池高度較高,容量為1010mAh,略輸GF1的1250mAh。
(下一頁,玩觸控螢幕、選單)
觸控操作新花樣
GF2加入觸控螢幕,並簡化實體按鍵,在操作上有著不同的感受,即便是GF1的使用者也要花點時間重新適應新的操作方式。主要是將模式轉盤改以觸控介面,螢幕左上方有拍攝模是選項,右側則有Q.MENU、DISP.、觸控快門的按鈕;對焦點同樣可透過觸控螢幕調整,比起十字按鍵調整方便許多,尤其在近拍時可完全展現觸控對焦的優勢。
▲觸控螢幕帶來的新介面,左上角為拍攝模式按鈕,右側有Q.MENY、觸控快門、DISP.按鈕。
▲調整快門、光圈數值的呈現方式與以往相同。
▲託觸控螢幕的福,可直接在螢幕中選取對焦點、對焦區域,甚至觸發快門。
▲單點對焦模式中,可選擇對焦點大小、對焦位置。
▲雖然有觸控螢幕,但許多功能依然得經由實體按鍵調整。
▲按下十字方向鍵中的MENU鍵可啟動功能表選單,並透過觸控螢幕或十字方向鍵選取。
▲機頂消失的拍攝模式轉盤、改以螢幕的拍攝模式呈現。
▲啟動iA模式,可觸控調整背景的景深程度,說穿了就是調整光圈大小。
▲SCN場景模式提供17種模式可供選擇。
▲自訂模式可儲存3組模式。
▲設定選單的介面為Panasonic一貫設計。
▲在自訂選項中增加觸控螢幕的設定。
Q.MENU也做了新的設計,改以適合觸控調整的大圖示選單,使用者還可依照喜好,加入、移除功能進入Q.MENU中。不過Q.MENU中的某些功能如ISO感光度、WB白平衡等已經內建在十字鍵按鍵功能中,大可不必在Q.MENU中重複出現一次。
▲Q.MENU功能表也是新的設計,由下排選取功能後,再從上排選擇項目。
▲Q.MENU還能依照喜好自行加入、移除所要的功能。
▲感光度選單,可設定以1/3級、1/2級調整,最高為ISO 6400。
▲白平衡選單選單,可自訂白平衡。
減化按鍵、改以觸控螢幕的方式,無非是希望能獲得更方便、簡單的操作,不過筆者請多位朋友試用後,卻發現使用上並沒有太大的加分效果,詢問意見下多半表示並非觸控效果不好,而是介面、選單按鈕動線稍嫌凌亂,無法立即找到調整的選項,顯然在介面設計、直覺性還有待加強,因此對入門使用者,建議使用iA智慧模式比較方便。另外觸控螢幕並不能完成所有調整,約半數以上的選項還是得透過實體按鍵喚起調整,不禁想起安西教練說過的一句話:「左手只是輔助」。
菲林模式再見,我的色彩報到
另外一項不小的變革,是以往所有拍攝模式中,都可在Q.MENU中設定的菲林模式(濾鏡效果),在GF2的Q.MENU選單中已不復見,取而代之是拍攝模式中新增「我的照片」模式,內建8種模式、以及1組自訂模式;拉到與場景模式同一層級,可見欲突顯濾鏡的重要性。但是在PASM、iA、自動場景模式中就無法使用這些濾鏡,只能進入選單設定中,對色彩、黑白兩個選項調整對比、彩度、NR降噪誠度,讓手動的自由度稍為打折。
▲新增我的色彩,有8種濾鏡模式,加上1組自訂選項。
▲在一般模式下的標準色彩。
▲我的色彩:生動。
▲我的色彩:復古。
▲我的色彩:純淨。
▲我的色彩:優雅。
▲我的色彩:劇院。
▲我的色彩:黑白。
▲我的色彩:動態作品。
▲我的色彩:剪影。
▲我的色彩:自訂,筆者自行調整對比度、彩度。
▲我的色彩:自訂中的調整選單。
▲非我的色彩模式中,只能進入選單中,在拍攝選項的圖片調整中調整色調。
▲色彩可調整對比度、銳利度、飽和度、NR降噪程度。
▲黑白可調整對比度、銳利度、NR降噪程度。
(下一頁,GF2與GF1感光度對決)
感光度表現
GF2延續GF1的1210萬畫素Live MOS感光元件,影像處理引擎由Venus Engine HD提升為Venus Engine FHD,最高感光度從ISO 3200提升為ISO 6400;比較機身JPEG直出影像,可見到GF2在高感光度的雜訊抑制情況較GF1優異一些,可惜還是無法達到APS-C感光元件機種的雜訊抑制表現。
▲感光度測試。
GF1 v.s GF2 感光度測試:(A模式、光圈F4.0、自動白平衡、NR:0;鏡頭為14mm F2.5)
▲ISO 100(GF1、GF2)
▲ISO 200(GF1、GF2)
▲ISO 400(GF1、GF2)
▲ISO 800(GF1、GF2)
▲ISO 1600(GF1、GF2)
▲ISO 3200(GF1、GF2)
▲ISO 6400(GF1、GF2)
在ISO 400之前兩者的雜訊表現差不多,GF2的細部畫質稍微好一些;到了ISO 800以上GF2表現則勝過GF1,提高約莫1級的實用度。就筆者而言,對GF1能忍受的感光度在ISO 800,GF2則是在ISO 1600。
以下一併提供不同NR值的降噪效果,分別以NR:-2、NR:0、NR:+2進行拍攝。
GF2 NR測試:(A模式、光圈F4.0、自動白平衡;鏡頭為14mm F2.5)
▲ISO 100(NR:-2、NR:0、NR:+2)
▲ISO 200(NR:-2、NR:0、NR:+2)
▲ISO 400(NR:-2、NR:0、NR:+2)
▲ISO 800(NR:-2、NR:0、NR:+2)
▲ISO 1600(NR:-2、NR:0、NR:+2)
▲ISO 3200(NR:-2、NR:0、NR:+2)
▲ISO 6400(NR:-2、NR:0、NR:+2)
在ISO 200以內可看到暗部的地方有經過處理,亮部和細節則是差不多,ISO 400以上可明顯分辨出不同NR值的效果。如果就NR:-2觀察,在ISO 800大概為容忍範圍內,NR:+2可接受範圍則是ISO 1600內;當NR效果開的越高,抹的程度也較嚴重,細節畫質會跟著下降。對畫質相當在意的玩家,建議還是使用RAW檔拍攝,再用電腦處理雜訊吧。
GF2也具備I.R智能解析度、智能動態功能,可增加照片的細節解析度、寬容度。
▲可使用I.R智能解析度、智能動態功能。
▲開啟智能動態可增加暗部細節,圖右為開啟智能動態效果。
GF2還有1080i錄影
GF2最後還有一項贏過GF1的武器,就是支援1080i錄影、以及立體聲麥克風。最高支援1080i@60FPS,在1080i和720p選項都是AVCHD格式,480p則是Motion JPEG格式。機頂的立體聲麥克風支援杜比數位立體收音,可調整左右音量、消除風聲設定。
搭配14mm定焦鏡使用AFC連續伺服、連續AF自動對焦錄影時,鏡頭對焦動作非常安靜,幾乎不會把機械聲錄進影片中,對焦速度、精準度也在水準之中。另外測試影片因筆者作業疏失,未將測試錄影檔案保存好,只留下剛拿到產品時的測試影像,因此死馬當活馬醫、有請讀者多多見諒。
▲提供1080i、720p、480p的錄影選項。
▲1080i、720p為AVCHD格式,並可選擇兩種畫質;480p為Motion JPEG格式。
▲對焦模式有AFS單次伺服、AFC連續伺服、MF手動對焦;並可選擇開啟連續AF。
▲麥克風可選擇消除風聲等級,以及調整左右聲道音量。
▲GF2錄影測試,可注意鏡頭連續自動對焦速度、對焦聲音大小。
(下一頁,測試照片)
做為M4/3系統的當家主力,GF2明確表達出新的走向,包含觸控螢幕、iA智慧模式、我的色彩模式都能視為針對入門使用者而來;微幅提升的感光度和雜訊抑制、1080i錄影功能則是時代進步的合理表現。最重要的是GF2的小體積(搭配14mm定焦鏡)更貼近隨身的定義,讓攜帶更沒負擔。
▲(快門:1/1600 光圈:F3.2 感光度:ISO 100 模式:P 我的色彩:自訂)。(點此觀看原圖)
▲(快門:1/60 光圈:F2.5 感光度:ISO 100 模式:P 我的色彩:生動)。(點此觀看原圖)
▲(快門:1/60 光圈:F2.5 感光度:ISO 160 模式:P)。(點此觀看原圖)
▲(快門:1/60 光圈:F2.5 感光度:ISO 320 模式:P)。(點此觀看原圖)
▲(快門:1/60 光圈:F1.7 感光度:ISO 100 模式:P 我的色彩:剪影)。(點此觀看原圖)
▲(快門:1/250 光圈:F2.5 感光度:ISO 100 EV-1 圖片調整:黑白,對比度+2、銳利度+2)。(點此觀看原圖)
▲(快門:1/60 光圈:F1.7 感光度:ISO 160 模式:P 我的色彩:復古)。(點此觀看原圖)
▲(快門:1/20 光圈:F2.5 感光度:ISO 800 模式:P)。(點此觀看原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