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級市場上,眾所期待號稱桌上型新世代最強內顯的AMD RYZEN APU[代號:Raven Ridge]的Ryzen 5 2400G與Ryzen 3 2200G(查了一下翻譯出來中文似乎可喚作掠奪之嶺,頗有侵略之意)已於今年2月中旬問世,除了集成強大的Vega繪圖核心來造福預算不高的小資玩家市場外,其目的也是為了直接取代上一代初階入門級的RYZEN 3 1200以及中階入門級的RYAZEN 5 1400(此部份於官方部落格可見);而本次開箱的主角RYZEN 5 2400G的各項表現以及真實在遊戲時到底如何,就請各位看倌耐心觀賞了~
規格及核心集成簡介
在開箱前先來看一下這顆新世代APU的核心集成佈局及其相關規格(圖片源於AMD官方部落格,CU集成架構以2400G為範例演示)
RYZEN 5 2400G及搭配硬體概略介紹
在搭配的硬體方面除了CP值要故,也不免俗的加入了些RGB的元素進來給大家做些參考
CPU
外盒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主要差別在於上方多了銀底黑體的RADEON VEGA GRAPHICS字樣
拿出U的時候意外的發現連信仰貼紙都不一樣了,另外還多了一張橘色的小字條(2400G也是附有散熱器的,不過因為沒有要使用故不特別介紹)
散熱器及導熱膏
捨棄了單調的原裝散熱器改以前陣子才出來的Wraith MAX散熱器,不只解熱力更好,還有美美的燈光搭配著(雖然已經出現更帥的Wraith Prism散熱器,但是沒有單賣所以...)
由外盒可以看出來是支援燈效變化的,不過要搭配的主機板有支援同步控制才可以就是了(沒支援就是基本紅色燈光)
本體厚實的散熱鰭片加上底部大面積銅底導熱效果更優秀
這個接口用於插上內附的RGB線並連接至主機板上的RGB專用針腳
另外再使用由COOLER MASTER出的MasterGel Pro導熱膏(聽說效果還不錯)
主機板
AMD的高CP除了價格之外當然就是可以超頻,主機板選用ASUS PRIME B350-PLUS
外盒封面除了可見主機板外觀,還有大大的5重防護3字樣(就算是平價板子一樣給你保好保滿)
本體佈局一覧,走著黑紅配色的外觀,既然是平價板子當然某些方面就需要有些取捨啦(不過那老舊的PCI插槽是否稍微多了點?)
於上方散熱片旁有一顆DIGI+ VRM 數位供電控制晶片
後I/O輸出方面提供有 1 x PS/2 鍵盤/滑鼠連接埠、1 x DVI-D、1 x D-Sub、1 x HDMI、1 x RJ45連接埠、3 x 音訊插孔、2 x USB 3.1(土耳其藍)、4 x USB 3.0、2 x USB 2.0
1xM.2插槽於CPU插槽下方,再往上看一點有個白色的4針接腳為RGB專用(話說這板子的電池位置挺妙的)
位於第1條PCI插槽與第2條PCIE插槽中間有一顆ASM1083橋接晶片(將PCIE轉換為PCI用)
記憶體
前面有提到除了CP值之外仍然要美美的,所以記憶體方面選用了十銓的DELTA RGB DDR4-2666 8Gx2
BIOS簡介
在測試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BIOS內容及做些簡單的說明讓大家可以參考(使用APU安裝於1代主機板前請先刷至對應版本的BIOS才可以使用,也才會有GPU相關調整項目出現)
概要頁面,可查看目前BIOS版本資訊、日期時間、語言及基本配備等
AI TWEAKER頁面,超頻等調節選項都在這裡(雖然有內鍵選項,但是可不可超或超不超得上去主要都還是取決於CPU/GPU體質,次要則為主機板及BIOS版本)
若是所使用的記憶體支援超頻的話,在按下AI超頻調節時就會出現對應的D.O.C.P.選項
GPU BOOST選項內鍵2種超頻模式及手動模式
DIGI+ VRM,防掉壓及供電相位等相關設定都在此
進階頁面,SMT MODE負責多線程的開關(ENABLED為開啟)
監控頁面,看溫度用,下方QFAN CONFIGURATION用於調整CPU及機殼風扇轉速
上機實測
(總算是進入正題了...)
CPU預設時脈一般效能與遊戲性效能實測
CPU: AMD Ryzen 5 2400G
Cooler: AMD Wraith MAX散熱器
MB: ASUS PRIME B350-PLUS
RAM: 十銓T-FORCE DELTA RGB DDR4-2666 8GB*2
STORAGE: APACER Z280 M.2 PCIe 512G
PSU: Seasonic FOCUS+ GOLD 55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1709)
記憶體時脈2400MHZ
GPUZ基本資訊(因為2種記憶體時脈都有測試的關係,所以直接放調整成2666的圖,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記憶體時脈2666MHZ
(這組RAM在時脈2666下的CL值為CL15-17-17-35,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只會顯示CL16-17-17-35,所以手動改為CL14)
CPU定頻3.9G RAM3066
這顆U可能有點虛上不去4G,不過定頻在3.9G加上將RAM頻率提升至3066後還是有著小幅度的效能增長,這邊簡單做幾個基本跑分測試供大家參考
CPU: AMD Ryzen 5 2400G (3.9G)
Cooler: AMD Wraith MAX散熱器
MB: ASUS PRIME B350-PLUS
RAM: 十銓T-FORCE DELTA RGB DDR4-2666 8GB*2 (OC 3066)
STORAGE: APACER Z280 M.2 PCIe 512G
PSU: Seasonic FOCUS+ GOLD 55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1709)
對比INTEL 7600K 內顯HD630
好奇拿了手邊僅有的這顆INTEL 7代的CPU來對內顯做幾個簡單的比較
CPU: INTEL I5 7600K (OC 4.8G)
MB: 技嘉 Z270X GAMING SOC
RAM: APACER 黑豹DDR4-3000 (CL16-16-16-38)
STORAGE: INTEL 600P 512G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1709)
(僅列出重點項目)
雖然早有耳聞INTEL內顯的虛弱,不過實際測試結果還是很令人驚訝
磁碟效能與實際轉檔測試
磁碟效能
(雖然目前AMD在4K Q32方面表現不佳,不過還算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轉檔
以一個4G大的4K影片轉換為1080P的.MKV檔,定頻3.9G下相較於默頻快了將近11分鐘的時間
AMD Fluid Motion功能介紹
說到AMD的顯示驅動內鍵的強大功能就不得不提到這個Fluid Motion影片補禎技術,其主要作用在於將原本禎數過低的影片(24P或30P)透過GPU運算補禎至60P(連4K影片都能補),讓觀看的影片更流暢、平順,以下就來做個簡單的設定教學及實測(此功能無法單獨使用,還需搭配外掛程式輔助,這裡使用知名的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外掛程式)
在RYZEN APU上啟用的方式與一般有獨顯的啟用方式略有不同,開啟RADEON設定後選擇影像>自訂(紅框1),此時AMD Fluid Motion選項並不會像用獨顯時直接出現,而是必需將外掛程式開啟後按下AFM SUPPORT(紅框2),待重開機之後才會出現AMD Fluid Motion選項;而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的設定只要按照圖中勾選即可
接下來再將所使用的播放器開啟做設定(這邊以MPC-BE做示範;HC版也支援),選擇外部篩選器>按下新增外部篩選器後會跳出選擇視窗>找到外掛程式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選項後按確認(若沒看到請按瀏覽進入該外掛程式所在資料夾找到名稱為Bluesky FRC32或64.dll的檔案後選取;視下載的版本選取)>完成後將該篩選器設為偏好即完成
實際影片測試,未開啟AMD Fluid Motion時影片播放張數為29.99fps
實際影片測試,開啟AMD Fluid Motion時影片播放張數為60.02fps,確實將影片的禎數提升了,觀看時可以明顯感受到變得流暢平順
實際遊戲體驗
由於不是很愛做一堆跑分測試,所以將GPU超頻的部份直接表現於實際遊戲中(包含RAM2400、2666),選擇了3款較熱門當紅的遊戲來給大家做參考[虹彩六號:圍攻行動、PUBG、FAR CRY5]
(買電腦來又不是為了買來跑分,實際使用才是重點啊!!各位看倌您說是不?)
所有遊戲皆以CPU定頻3.9G下測試
FearEffect(先來個小品遊戲熱熱身,對於喜歡動腦的朋友們打發時間算是還不錯)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RAM2400)
PUBG(RAM2400) 剛好在做影片上傳所以有些許卡頓
FAR CRY5(RAM2400)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RAM2666)
PUBG(RAM2666)
FAR CRY5(RAM2666)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GPU1319+RAM2666)
PUBG(GPU1319+RAM2666)
FAR CRY5(GPU1319+RAM2666)
順手也讓7600K跑了一下以上的3款熱門遊戲,結果唯一能玩的只有虹彩六號,但只能1280x800,算是十分的慘烈
記憶體燈效
既然都用了有RGB燈效的記憶體了,當然也是要秀一下給大家看看
心得
前面有提到這顆U可能有點虛弱,GPU時脈拉至1319已是極限了,至於將RAM頻率拉升至3066後在遊戲中卻出現了無解的CPU時脈降頻問題(看來我的人品似乎不太好,手邊也無其它板子可交叉測試),故不放測試影片;不過總的來說,撇開人品問題這類意外的話,由這次測試的RYZEN 5 2400G可以看得出來AMD在APU方面的用心及努力,Wraith MAX散熱器搭配COOLER MASTER的MasterGel Pro導熱膏的散熱表現尚在可接受範圍(依遊戲的不同溫度約落在55-73度之間),主機板方面華碩即使是在PRIME B350-PLUS這樣的平價板子上也是做到該有的都有了(唯獨可惜無法控制散熱器燈效),記憶體燈效方面十銓這組DELTA RGB DDR4做得也挺不錯(要是看膩了某廠的燈效的話也不妨可以考慮一下XD);另外這邊要跟大家說明一下由於目前RYZEN APU的驅動僅只有一個版本且無內鍵強大的RELIVE功能(嚐試過以特殊方式開啟卻失敗),只能以其它吃資源較重的錄影程式來錄製影片跟大家分享,這也是造成遊戲幀數看起來不高或無明顯差異的原因(小部份因為我個人邊玩邊下載及上傳檔案的關係),但整體來說仍為流暢,然而若是能以RELIVE功能來做錄影的動作的話,部份遊戲幀數可再往上提升7-20張左右(別懷疑,真的不誇張),這部份希望未來AMD可做補強,以上是本次的開箱,謝謝收看
如果你以為只寫好不寫壞的文是好文那就別看我的文繼續去當個凱子吧!
俺並非專業寫手,純粹玩家使用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