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要有心理準備,這是一篇文字爆量,沒有什麼圖片的文章。很早就想寫一篇跟LC-A有關的文章,但是就一些寫作上的潔癖,總想一次到位的把LC-A作完整介紹,但是這樣反而一直寫不成。剛好最近有一台新相機LC-Wide 的登場,就乾脆來談談這幾年來LC-A的發展吧。字很多,不耐煩的可以挑標題看就好,呵呵。

從LC-W發表講起

說前些日子Lomography發表了一台新相機,還是跟往常一樣搞的神神秘秘的,它就叫LC-Wide簡稱LC-W。售價13000台幣。這樣的消息不禁讓我手癢了。今天這一篇不會是介紹LC-W的,要看介紹文請到這邊

但是我必須非常大力的讚賞Lomography,長期有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很喜歡罵Lomography。但是這次真的要鼓鼓掌。因為這一台可以說是創新的機種。從研發新品「底片」相機這件事的本質就是令人激賞。

或許有人會問我說LC-W值不值得買,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買。基於以下幾個原因,一來它的鏡頭令人懷疑。已經有人在猜測,它的超廣角17mm是不是灌水。另外那顆鏡頭會不會跟當初LC-A+上市一樣,模稜兩可的說什麼鏡頭不會變,實際上卻是另一顆中國製的鏡頭(我真的我對MIC還是沒啥太大的信心)。另外,2.8的大眼睛變成了4.5的丹鳳眼了,比8M的最大光圈還小,這.............

可以半格、可以更改片幅那也只是個噱頭,有玩Diana mini的朋友就知道,你可以任意改變你的片幅,但是等沖洗掃瞄底片的時候你會哭出來,因為幾乎沒有店家要處理這種隨意改變片幅的底片掃瞄。而不同的片幅說真的,就如同拿剪刀剪相片,拿Photoshop軟體Crop數位照片一樣,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

再加上它13000台幣的價格(官網第一批限量6台,我看那6台在網路上掛了好久才賣光),我不會買。慘了,我這樣寫,大概有人又以為我反LOMO了(XD)。

 

LC-A的成長

還是來講講LC-A的演變吧。大概可以分成5個階段。

(一)蘇聯解體前的LC-A

這一階段的LC-A就都還是LOMO PLC(或其他工廠)生產的,有俄文版及英文版,當然也有很多不同的紀念版本或是其他工廠的掛牌版本。這個年代的相機有兩個特色,首先是觀景窗中有對焦焦段的指示針,可以避免你調錯焦,可惜後來Lomography生產的機種取消掉了。

▲蘇聯時期生產的LC-A觀景窗中有對焦距離指示針。


另一個特色,這個我不確定是不是每一台都有,但是我有看過幾台有。就是底片在拍完回捲的時候,相機不會讓你捲到底,會把底片頭卡一段在外面(我第一次看到還以為相機壞了用暗袋要拿底片,才發現它是卡一段片頭在外面)。
獨特的是,我曾看過有紅色度膜的LC-A,還有一本書的外包裝(上有列寧頭像)等特別的機種。順便一提,在1987年的時候曾經有LC-A的進階版LC-M的生產,他可以接快門線,感光度也支援到800。最後,這個時期的LC-A內部機件跟之後Lomography生產的機種非常不同,所以基本上維修上兩個不一定可以互通。

 

(二)蘇聯解體後的小人頭LC-A

蘇聯解體後,後來就由Lomography重開生產線。重開生產線之後,就是小人頭版的,就是觀景窗的蓋子印有一個小人頭的頭像,很多同好都戲稱他是犯小人的小人頭版本。基本上,除了上一段提到的兩個特色外,其他功能大致上跟解體前的LC-A相去不遠。

▲被戲稱犯小人的Lomography小人頭版本,早就被我刮的亂七八糟了。

 

(三)Lomography的LC-A重生版

在Lomography宣布LC-A停產後,他們開始出一種叫做重生版的LC-A。就是把一些壞掉的LC-A回收檢修或是拼裝,重新生產出的LC-A。這一批LC-A的品質非常不佳,不良率超高,相機底部有一個大大的紅色長方形印章記號是他的特色。

 

(四)Lomography的LC-A+

LC-A+的誕生被視為是LC-A的第二代。LC-A+取消掉LC-A的固定光圈檔位(一律Auto模式),增加了重曝開關、快門線孔及提升了感光度對應至800,對了,還在鏡頭兩側加了溝槽可以外掛鏡頭,這樣的改變我不認為是進化。然後一開始行銷的時候還用模糊的字眼請大家放心雖然相機是MIC(中國製),但是鏡頭不會變。後來隨著昂貴的號稱是原來LC-A鏡頭的LC-A+問世之後,馬上就給自己打臉了。反正簡單講,LC-A+就分兩種,一種是廉價的MIC鏡頭,一種是昂貴的原LC-A鏡頭。

 

▲LC-A+取消了固定光圈檔位,及增加了一些不太強的功能。

 

(五)LC-W

然後就是LC-W階段了。我還沒碰過這台相機,我也不想花13000買相機,再加上我這篇文章這樣寫,八成Lomography也不會想把相機借給我試用,挖哈哈,所以請錢井深的朋友自己去買來體會吧。基本上這顆鏡頭已經算是一顆原創的鏡頭了。

最後提一件事,很多人看到LC-A的底部都會有疑問,怪了,怎麼有的有接點跟一個銀色的旋轉軸,有的沒有。其實那個接點跟過片軸下方的旋轉軸是為了從沒問世的LC-A過片馬達預留的設計。本來是有過片馬達開發計畫的,後來就沒了。所以後來的LC-A底部就省麻煩不再開洞,乾脆把接點跟旋轉軸給封起來。

▲上中下分別為蘇聯時期、小人頭及LC-A+三台,可以看到他們的屁股接點不太一樣。

再順便一提,那LC-A模仿的對象CX-2(是COSINA的CX-2)。他有出過片馬達,LC-A能不能用呢?殘念,不行。因為基本上規格跟接點位置都不同。

其實LC-A的歷史有很多,光看Lomography出的LC-A Big Book這麼大一本就知道了。所以這一篇就算簡單講,也打了2000個字,再次感謝大家耐心的收看。

延伸閱讀

齒孔 ? 寬景 ?給我個買 SPROCKET ROCKET 的理由

冬天閃人了! 準備好你的 潛水相機 , 大海 我來了~

LOMO印象與Lomography的功與過

What the hell is LOMO and Lomography 《上》

cake 一塊蛋糕

「關於我」這一欄總覺得不太好寫,寫多了像自吹自擂,寫少了人家會覺得「你哪位?」,所以總是覺得不好下手。反正對我有興趣的人請上各大搜尋引擎用關鍵字「cake lomo」搜尋就知道拉~~

看更多文章
cake's 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