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遊子 看 台北 的天空

人像/後製 · Vesuvius · 發表於 2011-09-08 09:20 · · 檢舉

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文化位置,可以看到不論是在鄉間小路,還是大城市小角落,每一刻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正在發生著。在DIGIPHOTO網站絕「攝」名景召集令脫穎而出的QPhoto,他就像《 型男飛行日誌 》裡頭的 喬治克隆尼 ,因工作需要所累積的飛行里程數,已不是我們所能計算。走過 美國 優勝美地 、見過 法國 坎城 風采,行經 新疆 、 尼泊爾 ……,在某日下午回到家鄉 台北 ,一時興起短短兩個小時的 象山 之行,讓他看見不一樣的台北天空。

從底片到數位 器材選擇

QPhoto因為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公司上班,常會接觸到商業攝影,進而對攝影產生興趣。QPhoto說:「那時存薪水就只有兩個要買的東西,一個是交通工具摩托車,另一個就是相機。」Nikon FE2就是在三十年前,用第一份薪水買下的。那時年輕有體力,常背著相機騎著摩托車四處南征北討,但後來也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把相機冰凍起來。

過些年,在不惑之年購入人生的第一台小DCSony),那時CCD的畫素,還只是640×480的大小,而單眼相機一台也是要二十來萬,直至Nikon D70的出現,才擁有第一台數位單眼,當然今日單眼的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

▲QPhoto的第一台數位單眼-Nikon D70。

當初拿底片機拍照,都是使用正片,完成拍攝是前製的部份,而後製則是沖洗,在當時台北也只有兩大家正片的沖洗店,QPhoto打趣地說,就算你跟櫃台妹妹的交情再怎麼熟,她也無法幫你控管後製的部份。所以他會開始使用數位相機創作,純粹只是不想再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沖印店。從QPhoto的身上,可以發現底片與數位的替換,是「需求」上的轉變,或許這也是無法抗拒的時代潮流吧!

問即是否想更換相機系統時,QPhoto坦白地說每天都想要換,人對物質的追求是無止盡,但從現實面來看,背後所累積的鏡頭,實在無法讓他說換就換,況且在藝術的創作上,他認為設備是其次的,在現在使用的系統還沒讓他感到失望前,目前是還沒有更換相機的打算。

 


▲Nikon D300及D700現在是他創作的得力助手。

 

誰能預知 你將看到人生旅途風景? 

因為工作的關係,得經年累月地在世界各地四處漂泊,對QPhoto來說,這也算是比一般人幸運的地方,可在工作之餘,領略世界之美。想表達自己對於藝術的愛好有很多種形式,他就把攝影視為是其中的一種,進而從創作的過程中,獲得滿足。

從他照片的構圖可以發現,似乎跟我們常看到的井字、三分法構圖不太相同,在工作的耳濡目染之下,他觸及的視覺構圖與一般正規的訓練不太一樣,這讓他在拍照時,會先想好背景應該是出現什麼,精確地安排好各個主配角該出現的位置。

跟十五年前那灰濛濛的天空相比,現在的台北變漂亮了,在拍攝得獎作品「風雲際會」,QPhoto一時興起花了兩個小時,就捕捉到台北天空的不同表情。想要讓自己的照片有更多不同層次的表現,可能也是需要歷經時間的洗禮吧!

▲臨時起意,就往象山上去了。

▲QPhoto於DIGIPHOTO網站絕「攝」名景召集令脫穎而出的作品,於象山拍攝台北的天空。


▲從象山上望向台北101,約晚上七點多的天色變化。

 

(熟悉自己手上的器材,才是拍好照片的先決條件,你覺得呢?)

該如何用攝影傳達意念?

QPhoto認為現在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自己手上的器材,一旦你對手上的工具不熟悉,很容易在緊要關頭錯失精采畫面。這也是拍照的基本條件,如果連這個基本條件都無法掌握,又怎麼談到構圖、控光,將自己的實力如期發揮呢?通常他拿到一台新的相機,他會熟讀裡頭所附的原文說明書,讓自己與相機的關係更為親近,以利在任何狀態下,都能捕捉到自己想要的畫面。

熟悉器材可以幫照片的表現加分,想要拍好人文風景題材,與人溝通也是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哦!通常人在面對鏡頭時,表情都會顯得有點緊張不自然,所以在國外拍攝紀實人文時,會先與拍攝對象溝通,詢問是否能進行拍攝?答案若是可行的,他會在拍攝完成後,把照片給對方看。通常這會得到不錯的效果,再進行第二次的拍照時,被攝者的表情就不會顯得那麼尷尬。

除此之外,對當地的風俗民情有一定的了解,就能更加融入他們的生活,理解他們各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就算被拒絕心情也不會這麼難過,而且這樣也有助於在畫面構圖上的呈現。

▲人文紀實類的作品,QPhoto也有涉獵,攝於新疆。


▲尼泊爾頭上戴著小花的老人,這張已經是第二次的拍攝,表情比起第一次自然多了。


▲於墨西哥鄉下拍攝的姐妹花,跟大城市的小孩比起來,鄉下的小孩比較沒有戒心。

 

高調藝術 D調人生

QPhoto認為後製在虛實之間,是一種美化的過程,也是藝術傳達表現的一種方式,像中國攝影師郎靜山,他也不是一拍完照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樣,而是要經過暗房沖洗後製後,才能完整呈現作品想要傳達的意思。所以具備了解器材的基本條件,也要不忘補充自己日常的美學涵養。

而他最近欣賞的攝影師及其著作是David duChemin的Within the frame : the journey of photographic vision,裡頭談的不是生硬的器材設備或是教學技法,而是說明如何去找尋發現,比起去討論作品有無後製,這類的美學經營,也是一般的入門的攝影新手比較缺乏的。

作品可以高調呈現,但為人要低調。也許是這種自然隨緣不雕琢的生活態度,讓QPhoto的作品有著不同於他人的開朗大氣。他對新知保持好奇心,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量力而為並且勇於追求自己想做的事,這也許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與反思,才能站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身邊的人、事、物。也許我們現在辦不到,但能以此為借鏡,提醒自己在攝影的十字路口時,該如何抉擇。

▲小孩的表情逗趣,能拍得這張可愛的照片是QPhoto以鬼臉相應而來的。

 

延伸閱讀

時勢所趨 N家 全幅機種 :Nikon D3X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御用相機 Nikon D3s & D2Xs

N家第一台可錄影的DSLR:Nikon D90 介紹

Nikon COOLPIX P7100 高階消費新選擇

準備好應戰了嗎? Nikon EVIL 將在9月21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