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自拍,你腦袋裡浮現的還是翻轉鏡頭、仰角45度手持拍攝的姿勢?你知道自拍其實也是藝術攝影創作中的其中一門類別?作為攝影人,對於自拍的認知可以更深一步,這次我們有幸專訪到留美歸國的藝術自拍攝影師韓筠青(文中將簡稱Anna),更深層地聊聊關於自拍創作的概念,並分享一些在國外學攝影的不同經歷。

 

韓筠青 Anna Han

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英文系、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碩士,目前回到台北從事平面攝影及暗房教學的工作,現與同樣在美國學攝影的友人一同經營暗房工作室ONFOTO Studio。在美國時主修自拍藝術創作及暗房顯影,創作過「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LOVE &  RELICS」等系列自拍作品,獲得國內外攝影獎項嘉許,並參與海內外攝影展。

個人網站 

ONFOTO Studio

 

此自拍非彼自拍

在國內聊起自拍,你我常常想到的大多是社群網站上常見的「女生們的自拍」,也就是去年牛津字典特別創造的那個詞語「Selfie」。儘管之前在看一些國外攝影師的作品時,我們略對自拍人像創作(Self-portrait、Self as Subject)有點概念,但直到在和Anna聊起這個話題時,才真正發現「此自拍真的非彼自拍」。

「我那時候主修的是『暗房』和『藝術自拍人像』…」在Anna說起她在美國學攝影時的主修項目時,我們著實嚇了一跳,原來「自拍」在國外能成為一門「學科」,真有種「超乎想像」的感覺。Anna為我們解釋,其實自拍並不是一定要自己出現在拍攝畫面中,「像我的一些作品中,不是都會用一些道具嗎?那些道具就能代表我,所以我自身不一定要被圈在畫面中,這也是自拍。」

她提到,自拍創作主要在於能拍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心情感,但有些畫面,比起用自己的形象來拍攝,或許用一些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物品,像娃娃之類的作為道具,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並不是說自拍就只能拍自己,如果與自己非常親密的朋友或家人,讓你覺得在他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請他來做model來進行「自拍創作」。

▲一般我們想像的自拍創作,可以用自己作為拍攝對象。LOVE & RELICS,韓筠青。

▲其實自拍創作也能使用一些可代表我的物像或人作主角。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韓筠青。

 

從商業攝影轉向藝術自拍創作

看到這裡,也許大家也和我們一樣好奇,藝術自拍創作在台灣比較冷門,Anna又是為什麼會想到要往這個方向前進呢?聽了我們的疑問後,她笑了:「其實我一開始進去,是想以商業攝影為主,因為想說最終還是要回台灣,回台灣還是要賺錢,而商業攝影在這裡比較吃香。」那時候有一門她很喜歡的課,叫「Concept」(概念),主要教大家怎麼把一個概念放到照片中,例如說「憤怒」、「愉快」等抽象的主題。就因為想走商業攝影,Anna當時都會以商攝的方法和風格去詮釋,然而某一次實在是想不出來要怎麼拍了,所以就破格嘗試自拍的方式來創作。

老師看了她的創作後,說了一句:「Anna你明明就是藝術創作的料,我不懂為什麼你一定要走商業攝影?」「就是那一次,我就醒了,想說既然都已經出國了,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從那次開始,她便放棄了商業攝影,向藝術自拍創作的領域前進至今。

▲看了Anna的自拍作品,教授建議她往藝術攝影發展。Anna被教授點醒,終於放棄商攝,從此走上藝術自拍創作之路。Isolation,韓筠青。

 

自拍內心的困難處

創作過「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LOVE & RELICS」等系列自拍人像作品,Anna告訴我們,她基本上會規定自己每年至少要完成一部個人創作,就算本來就還有另外接其他工作,也要暗房教學。一般個人創作的概念啟發當然還是從生活中汲取,包括感情上或周遭的人的遭遇等,比較少會特別去尋找特定的創作主題。對她來說,這樣的攝影創作是對自己的紀錄,好像標本一樣,存放著自己一年裡曾經遭遇的情緒。

然而,自拍創作多以拍攝者內心的詮釋為主,要將內心情緒等如此抽象的概念轉換成具體的畫面,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Anna一系列作品中大多都有十幾張不同的畫面,不禁令人好奇,對「科班」出身的她,完成這樣一組作品,從頭到尾究竟要花費多少時間。「我通常會要求自己一年完成,一年中可能花個10個月在構思畫面,然後剩下兩個月把它們拍完。」

Anna透露,對她個人來說,構思這塊對她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部分,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思考要用一些什麼樣的畫面來詮釋主題概念,又不能太直白露骨,不然畫面會缺乏想像空間,而變得不夠精彩。「可是你會怕別人看不懂你在拍什麼嗎?」當聽到我們這麼問起時,她笑了笑:「有時候還是會啦,但…如果每個人都看得懂好像也不大對。」她說起家人就常常看不懂自己的作品,不過她也沒有因此感到沮喪。「每個人人生中經歷的事情本來就不一樣,所以對於一些作品情緒的體會自然也會不同,這不需要勉強。」

▲LOVE & RELICS,韓筠青。

▲LOVE & RELICS,韓筠青。

 

攝影技法外的積累與觀察力的重要性

在構思畫面時,她的靈感來源會來自於閱讀和電影,由於大學的時候念英文系,所以對英國古典文學也有相當的瞭解,像「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這系列中,就有引入但丁《神曲》中地獄之門上的一段文字,也結合了西班牙畫家哥雅的黑暗繪畫風格及美國醫學標本博物館的相關概念。此外她個人也很喜歡科幻類題材作品,最近也常在宮崎駿的電影中找到啟發。Anna覺得,攝影的技術固然重要,一些「課外」的積累也不能忽略,包括閱讀、藝術繪畫等其他方面的涉獵,都是能給攝影創作帶來靈感的重要來源。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會觀察,尤其是像這樣詮釋情緒類的創作,需要對人具有一定觀察力,才能知道當大部分的人遇到某種情緒時,會有什麼樣的動作,應用到創作之中。「真正專業的攝影師,他們很擅長默默的觀察別人,這是攝影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僅限於像這樣的自拍人像創作,包括商業攝影也是。」

▲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作品開頭,引用了但丁《神曲》中刻在地獄之門上的文字:「此處通向悲慘之城,此處通向墮落眾生。」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韓筠青。

▲除了文學,Anna也會從將一般的電影中找到靈感,例如這張畫面的靈感來源便是在宮崎駿作品「借物少女艾莉緹」中找到的,因為箱子上面有洞,讓你知道裡面囚禁著某種生物,但卻又無法知道那裏面是什麼。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韓筠青。

 

(下面聽Anna聊聊在國外學攝影的不同感受吧!)

在美國學攝影的特別感觸

在聊個人創作的過程中,Anna也不時地分享一些在美國學攝影時的事情,也深刻體會到這一段留學經驗對她來說意義非凡。談到國內外攝影學習的不同之處,Anna認為最大的差別主要在於「環境」:「對於你的作品,同學和老師給你的反應,(相較國內)是比較不一樣的,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他們不會在意你拍攝的光圈快門是多少,會比較注意作品本身是否有觸動到自己。如果你的照片一拿出來,發現台下的同學們沒什麼反應,你就知道自己失敗了,雖然後來他們還是會很熱心地給你建議;但是如果有觸動到他們,他們當下反應就會很熱烈,大家會搶著發言,說這個畫面會讓他想某某某的畫作、某某故事情節,或者是某某感覺等。」

Anna說,因為他們很多都是正宗攝影科系出身,他們之前學的攝影課程中往往也包含藝術繪畫類相關課程,所以在藝術方面也會有一定的知識積累,而從同學們的評論分享中,常常能獲得很多很多新的東西。除此之外,老師也會透過作品,觀察挖掘學生們的個人潛力,並不斷地給予鼓勵。且不說Anna真正踏上藝術自拍創作就是因為老師的那一句話,就在平時的創作中,老師常常會給予不一樣的意見,例如「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這系列作品中,Anna有參考義大利浪漫主義派畫家哥雅的黑色繪畫,而會知道接觸畫家的作品,也是因為老師的推薦。「老師說『Anna,我覺得你的照片風格和哥雅的畫作很像…』,然後就馬上舉例子,還找圖片給我看。」

▲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這一系列儘管表現的是一些悲傷痛苦的事,但Anna多選用暖色調來進行呈現,就像哥雅的黑色畫作一樣,用溫暖的顏色畫出一些悲慘的事。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韓筠青。

▲Anna借鑒美國費城醫學博物館「馬特博物館」標本收藏的概念,詮釋呼救卻無人聽見的無助感。其實Anna並沒有真的到過「馬特博物館」,而是在教授的介紹推薦下才知道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創作想法。Through me, to the sorrowful city,韓筠青。

 

創作風格間的明暗平衡

在美國取得攝影碩士學位之後,Anna在2011年回到台灣,開始自由接案的生活,而後也和在美國認識的韓國同學一起建立暗房工作室ONFOTO Studio,教授19世紀古典顯影相關課程。相對於個人創作的作品偏向悲傷灰色的基調,接案拍攝的作品風格相對比較明快陽光,像拍攝狗狗和主人、大陸希望小學的小朋友們等。Anna說,這就是她創作上的一種平衡,因為在個人創作上,她會比較偏好悲傷、痛苦等比較陰暗面的風格,一方面人們的內心本來就隱藏著這樣的情緒,另一方面悲傷的東西似乎更容易觸動人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說如此,她也覺得自己的創作不能一直維持這樣負面的情感,所以才會去接一些像寵物攝影、公益活動攝影記錄等,比較陽光、正面的攝影案件。開始工作之後,她也學到了很多本來在校內沒有學到的事情,其中最大的體悟,在於如何觀察客戶的心思。「有時候客人會不滿意你拍的照片,但又不肯說為什麼,所以如果在拍攝時就能仔細觀察到客人的喜好,並適當拿捏,比較能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

▲Doggie Lovers,韓筠青。

Doggie Lovers,韓筠青。

▲Color, way of Love,韓筠青。

 

尾聲

透過這次與Anna的訪談,讓我們對於「自拍」這個詞語有了不同的認識,儘管在英文中是兩個不同的詞語,但中文似乎並沒有特別在說法上進行區別,反而有了某種更深的意義:原來自拍可以變成創作,讓鏡頭中留下的不再只是光鮮亮麗的表面,而能映照出自己或他人藏在心中的某種情感,並去觸動其他人的心靈。

想要欣賞更多Anna的作品,可以到她的個人網站上瀏覽,而對於古典顯影技術和暗房有興趣的朋友,亦可到她的工作室ONFOTO Studio查閱相關課程。此外,Anna也將出席2015在台首次舉辦的EIPA國際攝影高峰會,現場將與大家分享更多關於藝術自拍的相關經驗內容。

 

2015 EIPA國際攝影高峰會

為促進國內外攝影師間的良好交流,首次於1月8日、9日在台舉行為期兩天的精彩高峰會,不僅邀請來自國外多名的攝影師來台與會,國內也邀請到孫國治(紅刺蝟)、黃亞紀、馬立群、韓筠青等著名攝影人主講,分享自身的工作經驗、案例與心得、攝影技術的相關運用,安排了7場講座、6堂大師課程、2場論壇及菁英挑戰賽,讓與會者零距離交流互動。
活動詳細內容,可參見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廖容嬋 × 2014 PX3 心得分享:永遠不要忘記剛拿相機時的雀躍心情

與Nono辜莞允的創作火花,攝影師 梨寶 專訪

女攝影師 宋美琪 Maggie Sung 專訪:光是攝影師的語言

青山裕企 X 台灣 制服女孩: 寫真計畫之拍攝現場直擊及專訪